“五一”假期,“雪如意”变身“如小花的粉色限定乐园”为游客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春日浪漫之旅;夜晚的太舞小镇灯火辉煌,人们围着篝火欢快起舞;翠云山旅游度假区里,众多游客在美食节享受饕餮盛宴……虽然雪季已经结束,但崇礼各雪场、景区依旧游人如织,热闹非凡,19项体育、文化、旅游活动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据统计,“五一”假期崇礼区接待游客16.26万人次,旅游总花费1.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和4.8%。如今的崇礼,积极探索体文旅融合发展,由“一季火”向“四季旺”转变。
雪季交出瞩目成绩单
2024——2025雪季,崇礼这座冬奥小城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接待游客523.46万人次,同比增长18%;旅游总花费达60.728亿元,同比增长15.3%;五大品牌赛事带动消费超3000万元……数字背后,是崇礼以赛事为媒、服务为基、创新为径,探索体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冬奥场馆的赛后利用是崇礼体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刚刚过去的这个雪季,崇礼累计举办国际级、国家级冰雪赛事150余项。其中国际级赛事7项,国家级赛事22项,省级赛事18项,群众性冰雪赛事104项,参与人数超过4.5万人次。这些赛事不仅提升了崇礼的国际影响力,也为冰雪运动培训、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张家口冰雪运动学校作为区域冰雪人才培养主阵地,创新构建了“体教融合”培养体系。校内配置滑雪模拟训练室、国际标准攀岩场地及科研康复中心等现代化设施,通过“理论+实训”模式培育专业人才。2024年,该校成功申办“3+4贯通培养”项目,开设冰雪运动、足球等特色专业,为冰雪产业和冰雪运动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服务能级全面跃升
“来崇礼不只是滑雪,更是在享受一种生活方式。”游客的感慨道出崇礼服务的升级密码。在太子城国际冰雪小镇,冬奥场馆与五星级酒店群、文创商街交相辉映;62家餐饮品牌可满足多元味蕾;马术乐园等20多项新兴旅游业态则让度假体验充满新鲜感;冰雪博物馆开发的30多种文创产品,让“崇礼记忆”可带走、可收藏。
交通服务的优化同样可圈可点。2条连接各家雪场、酒店的公交巴士环线,46个优化站点让“最后一米”更畅通;太子城高铁站内,雪具租赁与酒店入住实现服务前置;64名新增警务辅助人员驻守雪场,为安全保驾护航。这些改变源于崇礼对标国际的58条提升措施,从儿童托管到滑雪邮局等个性服务,细节之处尽显温度。
随着《“冰雪崇礼”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场景三年行动方案》的落地,“个人参赛+家人度假”的模式渐成风尚。据统计,2024年赛事期间,崇礼“体文旅商农”融合场景创造1.2亿元综合收益,实现赛事口碑和经济发展的双丰收。
破除瓶颈实现“四季旺”
滑雪场“封板”后,在没有雪的日子里,崇礼区以及各大滑雪场以差异化策略打破季节性瓶颈,创新运营模式。
2024年,727场文旅活动和体育赛事在这片热土上演。除了各项冰雪赛事外,首届崇礼马拉松的加入,让崇礼的夏季赛事版图加速拓展。50公里山地越野赛、越山向海人车接力赛、崇礼168超级越野赛、斯巴达、马拉松五大赛事吸引3.5万人参赛,带动游客超10万人次。其中,崇礼168超级越野赛已跃居亚洲规模之最。崇礼真正实现夏季“月月有品牌赛事”的格局。
与此同时,万龙滑雪场将在今年夏季推出夏令营项目,以及山地自行车、U T V、徒步旅行与丛林探险、星空露营等高达30项精彩的户外运动、休闲活动与亲子活动,等待游客去体验;富龙四季小镇开发全季运营模式,以“冬雪夏骑”为核心,将滑雪场与山地自行车、滑草等户外运动无缝衔接,推动小镇发展成为周末休闲旅游目的地;云顶杯夏季跑山赛将在盛夏激情开跑,让游客在山水绿茵间体验夏季户外运动的魅力;太舞小镇积极开展四季运营,升级滑雪场、酒店、温泉中心、山地餐厅等设施,实现了冬春滑雪、夏季户外、秋季赏景的“四季游”运营模式。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通过适应性改造,新增攀岩中心、单轨滑车等四季体验项目,成功转型为竞技与大众体验融合的体育综合体。冬奥村则升级为集住宿、康养、研学于一体的度假目的地,带动“跟着赛事去旅行”新消费热潮。
从雪场到赛场,从冬季到四季,崇礼正将冬奥遗产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随着体文旅深度融合,这座曾经的冬奥小城持续书写着“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记者 韩文涛 通讯员 周大伟)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