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变通途,乡村展新颜。近年来,张家口康保县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先行工程”,通过系统化推进、精准化施策、全周期管理,打造出“畅、洁、绿、美、安”的农村交通网络,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托起农民幸福生活新希望。
品质筑基,打造乡村振兴“快车道”。2018年以来,共投资4亿元建设“四好农村路”。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农村道路1869.821公里,全部采用四级公路建设标准,所有道路的混凝土搅拌全部采用强制式搅拌机。铺筑的路基稳定密实,面层强度和平整度符合标准,并同步建设了路肩和排水设施。作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该县已完成交通运输部“新三通”目标任务,实现所有乡镇全部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所有建制村通等级公路,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打造出一条条方便农民出行的安心路、带动农业发展的产业路、促进乡村振兴的幸福路。
智慧赋能,构建长效治理“新范式”。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制定《康保县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修订)》,积极推进“路长制”管理体系的落实,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治理格局,全县各级道路得到有效管理。县交通运输局建设的公路安全数字化平台,实现了道路管理的智慧化。特别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的建设应用,为农村道路管理带来了新变革,在重点路段设置的监测设备,实时捕捉车辆的违法行为,不仅解决了路长车多执法人员少的矛盾,同时也提高了道路管理水平。此外,采取“交通+交警”联合执法模式,有效遏制了超限超载运输,严厉打击了侵占路产、破坏道路设施的行为,有力保障了农村道路的合法权益和完整。智慧化手段与制度创新的深度融合,让农村公路管理既有“科技范”又接“地气”。
匠心守护,筑牢安全畅通“生命线”。“三分建、七分养”,这一理念在康保得到生动实践。走进县交通运输局公路安全数字化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农村公路的运行数据和路况视频,随时监测道路情况,康邓线、邓九线、康化路这些连接干线,也在监测范围之内,为解决紧急情况和道路养护提供有力支撑。县交通运输局重新启动养护工区,划分养护责任区域,做到每条道路都有专人负责,机械清扫车、综合养护车等现代化装备逐步普及,日常养护实现从“人海战术”向“机械作战”转变。通过常态化、精细化的日常养护,农村道路始终保持良好的通行状态,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真正实现了“有路必养、养必到位”。
融合增效,激活城乡循环“大动脉”。为了进一步巩固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县积极探索“交通+”模式,加强与旅游产业、经济开发区、互联网经济、快递物流产业等深度融合。统筹推动农村公路与道路沿线配套设施、产业园区、旅游康养等一体化建设,致力盘活农村地区文化、旅游等特色资源,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充分挖掘公交运力潜力,积极推出“客货邮”一体化运营,由县交通运输局牵头,供销社、邮政、快递、物流等多家单位建立协同机制,以“资源共享、客货兼顾、运邮结合、融合发展”为原则,推动城乡客运、快递物流融合发展。一系列的举措实现了资源节约、集约化利用,促进了交通与旅游、文化、体育、线上线下经济等融合发展。
当前的康保,一条条承载着民生温度与发展希望的农村公路,正成为托起全县农民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下一步工作中,康保县将继续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好农村路”,在建设上突出融合发展,在管理上强化数字赋能,在养护上坚持精益求精,在运营上深化模式创新,让农村公路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快速路”、农民致富增收的助推器、美丽乡村建设的风景线。(记者 朱晨晖 通讯员 刘雅轩 高思敏)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