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盘活“沉睡”资产
5月12日,走进康保县闫油坊乡的食用菌生产园,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设备制作菌棒。这处曾因经营停滞而荒废的厂房,如今因招商引资焕发新生,康保县永盛食用菌有限公司投资120万元盘活“沉睡”资产,年内计划生产40万个菌棒,成为了当地以“招商活水”浇灌“产业沃土”的鲜活样本。
该食用菌生产园原为乡集体资产,因原企业承包方技术落后、经营不善陷入“沉睡”。2024年,闫油坊乡把盘活闲置资产作为经济发展突破点,组建招商专班,梳理厂房区位优势、本地天然气候资源、食用菌原材料资源及劳动力优势,先后与多家企业对接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最终南方一家专注于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企业栖息“梧桐树”,在当地注册成立康保县永盛食用菌有限公司,投资120万元承租基地。该企业入驻后,迅速启动厂房改造和设备升级,今年3月份投运后短短一个月时间,日均菌棒产量便突破6000个。“这里的气候适宜菌菇天然生长,厂房位置优、营商环境优,让我们能轻装上阵。同时还能实现不同于南方冬季出菇的夏季出菇,更能实现错峰销售优势。”企业负责人表示。
康保县永盛食用菌有限公司项目的快速落地,为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目前,基地已吸纳15名村民就业,涵盖灌袋、装卸、出菇、采购、铲车司机等岗位,人均月工资达6500元以上。65岁的村民张女士经过培训上岗,日工资130元,她高兴地说:“在家门口打工,既能赚钱又能顾家,日子更有奔头了!听说采收高峰期用工量大,还能有更多的老姐妹来赚钱,真好!”
厂房车间内,工人们忙碌而有序的身影成功印证了“盘活一块地、激活一群人、致富一方人”的振兴路径。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这座“致富车间”正成为闫油坊乡产业振兴的新增引擎,让“小菌菇”撑起。
在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同时,闫油坊乡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瞄准在外人士乡情招商,在乡投资兴业人士以商引商,进一步激活引导外来投资企业增资投入和发展新项目,现已谋划洽谈项目4个。一是河北保康药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00万元,对现有建筑面积700平方米的艾草精深加工厂进行扩模升级,从传统手工制作向现代化转型,逐步形成集艾草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二是张家口农垦集团塞北现代牧业公司计划投资2000万元,深度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园区,利用新建成的智能生态奶牛养殖场,叠加当地民俗文化、特色农牧文化等,构建农文旅科技示范带,打造生态休闲打卡地。 三是康保丰启农场品仓储中心计划投资1500万元,在南乔家营村建设马铃薯吨包航车气调库,建筑面积6760平方米,年存储总量14000吨。 (记者 朱晨晖 通讯员 刘雅轩 郑敏)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