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现场,张家口市农科院“张杂谷”数字农业展示区前人头攒动。屏幕上滚动的智慧农业操作画面,搭配展台上摆放的饱满谷穗,直观又生动,吸引嘉宾纷纷停下脚步拍照、咨询。
“这粒谷子科技含量真不低!”一位参观者指着屏幕里的无人机授粉场景感叹。展示区通过动态演示,把数字技术如何改造谷子全产业链讲得明明白白:国内率先完成的基因测序、“三库合一”的种质资源管理系统,揭开种业创新的关键;无人机授粉让制种产量翻倍,机器人包装效率提升2倍,每袋种子带有的溯源二维码,更是把质量安全攥得牢牢的。
现场循环播放的短片里,北斗导航精准播种、无人机多光谱巡田的画面很吸睛。工作人员介绍,张杂谷不光种得智能,还延伸出全谷物加工、谷草羊养殖等产业链,甚至在试做秸秆3D打印,这些创新方向吸引了不少企业代表的目光,纷纷留下联系方式,希望后续能就相关合作方向进行沟通。
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也很有看头。尚谷园·粟文化科技馆的数字片段、电影《谷魂》的剪辑片段,再配上小学生创作的种子画故事,把农科文融合的趣味展现得淋漓尽致。当听到张杂谷入选联合国减贫案例,在坝上种了10万亩还实现亩产近千斤时,现场更是赞声不断。
从实验室里的研究,到数博会上的亮相,这粒“科技谷粒”用实打实的成果,让大家看到数字技术给农业和乡村发展带来的新活力。(郭霞)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