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桥西区

青砖黛瓦间的“行走课堂”——桥西蝶变

2025-10-17 15:12:04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掌柜的,这匹皮毛换多少茶叶?”“烽火台的狼烟怎么传递军情?”…… 深秋的桥西区,张家口堡的青石板路上,身着明清服饰的研学少年们忙着“讨价还价”;大境门长城的山脊间,背着画板的学生们正专注记录烽火台的结构。如今,桥西区以研学为纽带,将长城、古堡、博物馆等文旅资源化作“活教材”,让青少年在触摸历史、亲近自然中解锁知识,也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增添了一抹充满青春气息的亮色。

image.png

  古堡变课堂,沉浸式体验让历史“可触摸”

  “吱呀”一声,张家口堡的木门被推开,一场穿越百年的“茶马互市”在此上演。来自北京海淀的学生王梓涵头戴瓜皮帽、身穿绸缎衫,化身“驼队掌柜”,正用仿制的古代铜钱与“商贩”讨价还价。“以前在课本里学‘旱码头’,总觉得很遥远,现在亲自‘做生意’,才知道当年张家口堡有多热闹!”王梓涵笑着说。

  这是桥西区《寻根堡子里》沉浸式戏剧研学的日常场景。为了让静止的历史“动”起来,桥西区联合专业团队,以张家口堡“明清建筑博物馆”为舞台,打造了这场实景戏剧。学生们通过扮演商人、工匠、守城士兵等角色,沿着“堡门迎客—市集交易—书院讲学—城墙巡防”的剧情线,在互动中还原古城的商贸繁华与生活百态。

  不止于戏剧,张家口堡还构建了“四维一体”研学课程体系。在“建筑文化”课堂,学生们手持卷尺,丈量四合院的“五脊六兽”,听讲解员揭秘“青砖灰瓦”里藏着的军事防御智慧;在“红色文化”课程中,学生们依托堡内革命旧址,通过老物件展示、情景再现,感悟桥西在革命年代的担当。“以前带孩子来古堡,就是逛逛院子,现在有了研学课程,孩子能主动追问历史细节,收获完全不一样。” 陪同孩子参加研学的家长李女士感慨道。

  在张家口堡的口皮博物馆、金融博物馆,“动手实践”成了关键词。口皮博物馆内,学生们戴上手套,在老师指导下用传统工艺处理兽皮样本,了解“口皮”如何成为张家口的 “百年招牌”;金融博物馆里,分组扮演“账房先生”的学生们,拿着算盘学习古代汇兑知识,体验“北方金融重镇”的运作逻辑。“原来博物馆可以这么好玩!亲手操作后,才明白老一辈商人有多厉害。” 小学生李雨桐举着自己鞣制的小皮件,兴奋地展示成果。

   长城伴研学,运动中解锁“文武双全”新体验

  “加油!前面就是烽火台讲解点,答对问题就能盖章!”大境门长城的山路上,来自天津的学生张昊背着双肩包,奋力向山顶奔跑。作为桥西区“长城研学营”的一员,他不仅要完成迷你越野挑战,还要在沿途的“打卡点”解锁知识任务——在烽火台讲解点,他认真听完讲解员的介绍后,顺利画出了狼烟传递信号的示意图,拿到了“通关印章”。

  依托大境门古长城越野赛成为 UTMB® 世界系列赛的热度,桥西区创新推出“运动+文化”研学模式。针对青少年设计的“长城研学营”,将越野跑与历史、自然知识结合,在赛道沿途设置“长城烽火台历史讲解点”“古代军事防御知识问答站”“地貌观察打卡点”,让学生们在奔跑中感受长城的磅礴,在观察中了解自然生态。“以前爬长城只觉得累,这次边跑边学,知道了烽火台的作用,还认识了好几种耐旱植物,太有意思了!” 小学生张昊擦着汗,脸上满是成就感。

  除了长城研学,桥西区还利用山地资源开设 “户外生存技能实训课”。在专业教练的带领下,学生们学习帐篷搭建、野外取水、方向辨别,还会参与“长城生态保护”行动 —— 捡拾长城周边垃圾、绘制“长城生态地图”。“教练说,长城上的每一块石头都可能有几百年历史,要轻拿轻放。”中学生陈诺小心翼翼地把一块松动的石头归位,“现在我每次来长城,都会主动提醒身边人爱护文物。”

   跨区搭平台,京津冀蒙共绘研学“朋友圈”

  “从张家口堡的‘茶马互市’,到二连浩特口岸的现代跨境贸易,就像看到了商贸文化的‘前世今生’!”近日,来自石家庄一所中学的研学团队刚结束“茶道商贸研学线”之旅,学生们纷纷感慨收获满满。

  为了让研学质量更有保障,桥西区定期邀请北京、天津的专家来授课,培训本地讲解员用“故事化”语言讲历史,优化课程设计。“以前讲解建筑知识,只会说‘这是五脊六兽’,现在能结合民间传说,学生们听得更入迷了。”讲解员小赵说,经过培训,她的讲解常常被学生们的追问“打断”,这种“热闹”让她格外有成就感。

  近年来,桥西区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机遇,充分挖掘辖区内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立足自然资源等优势,依托清河影视基地,着力打造“以军事为主的影视、以红色为主的旅游、以爱国为主的研学”的“红色品牌”。

  “我们与北京、石家庄等地的合作,现在能够满足两千人的群演、住宿和供餐服务。”清河影视基地一位负责人介绍道,“基地被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授予了‘中国军事影视城’‘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称号,目前已拍摄了《西北岁月》《大决战》《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塞上风云记》等五十余部影视剧。”

  不断延长的影视产业链,提高了基地在业内影响力的同时,辐射带动了旅游、研学等领域的发展。据介绍,在承接的剧组中,军事题材的占绝大多数,清河影视基地立足这一特色,推出众多红色主题的旅游和研学活动。2024年,清河影视基地推出的“旗帜飘扬 红色传承”主题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

  如今,桥西区的研学活动已吸引京津冀20余所学校参与,成为不少青少年假期的“首选打卡项目”。桥西区文旅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挖掘更多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研学+”融合模式,让桥西成为京津冀青少年“触摸历史、感知文化、锤炼品格”的研学胜地,让文旅与教育碰撞出更多精彩火花。

编辑:苏颖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