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王培强:宣化供水公司用户维护处职工
一天一夜的秋雨过后,宣化降温明显。10月17日早晨8点10分,宣化供水公司用户维护处职工王培强已经拿上维修通知单,奔向维修地点。
“王师傅,再有几天就退休了,还这么忙呢?”“站好最后一班岗,咱不搞特殊。”
面对同事的问候与打趣,王培强笑嘻嘻地拎起工具包就向外走,他对记者说:“这么多年习惯了这样的工作节奏,突然退下来,我都有点不适应了。”
十多分钟,王培强就开着他的红色宝骏出现在法新苑小区。“呀,‘小红车’师傅来了。今天是啥情况啊?”门卫关切地询问,王培强笑着说:“是换水表,不是跑水,放心。”
原来,采访前一天,还在钢鑫小区换表的王培强突然接到单位电话,称法新苑小区有居民说家里跑水严重。他赶过去一看,是供暖阀门的问题。即便如此,他还是第一时间为用户简单处理了跑水的地方,还和邻居一起排水。“老太太一个人住,没处理过这样的事,能帮一点是一点。”
没说几句,就到了业主所在楼层。王培强带好头灯,麻利地打开工具包,取出扳手、卡扣、生料带……从拆旧水表到更换新水表,王培强用了5分钟,他说这些年就干这个活,常规操作。随后,他又告诉业主要拿上旧卡进行业务变更。
“水表是免费更换的,咱们还需要把旧表里的用水数据导进新表里,然后给您一个用户编号,以后就可以网上交费了。我下午两点就在九天庙街的营业厅等您,别着急。”
王培强说自己每天的工作内容不是在维修就是在处理突发情况,自己在供水公司用户维护处干了22年,与水表、管道结下了不解之缘,“水表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
22年来,王培强练成了“活地图”,足迹遍布宣化的大街小巷。三伏天,他穿着被汗水浸透的工装,在闷热的楼道里弯腰焊接管道,脸上的汗珠滴在地面上晕开小水痕;数九天,他跪在结冰的地面上调试水表,手指冻得通红却始终保持着精准的操作。
王培强说,没时没点是家常便饭,带水作业也习以为常。能解决用户的燃眉之急,是他最大的成就感。“你看我的手机,每天派10多个活,一个月下来能加100多个微信用户,别管问题大小,一个笑脸、一句感谢,我都挺满足的。”
在水表安装岗位上,他把严谨细致刻进了每一个工作环节。经他手安装调试的水表超过两万块,零差错、零事故、零投诉的记录堪称“奇迹”。
“‘奇迹’,可没有那么神,我只是做了分内的事。可能是15年的部队生活锻炼了我的意志和责任感。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把业务拿起来,是不愧对当年的‘橄榄绿’,更是不虚度如今的‘供水蓝’。”王培强谦虚地说。
说到这个月底退休的事儿,王培强不以为然,依旧忙碌在服务一线,主动承担起辖区内最复杂的老旧小区水表改造任务,这也是他对“敬业”二字的最好注脚。
中午出了太阳,王培强结束一上午的工作,下午的工作内容已经发到了他手机里。他开着小红车穿过街巷,细数着他与同事们经历的“供水往事”。
他说时代在向前,供水工作也向着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发展。自己带了好几拨年轻人,能把经验技术传给他们,让新一代扛起业务,才是最重要的事。
从军营到水网,从青春到白头,从优秀士兵到业务标兵,王培强用年华和热情来坚守,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答卷,也诠释了一名退伍军人、一名供水人对老百姓最真挚的关怀。 (杜宏锦 李文菊)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