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沙棘“浑身是宝”,眼下正值种植沙棘树的好时节。
万全区膳房堡乡因地制宜,引进优质沙棘苗进行栽种,待到开花结果时,该乡将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一棵棵沙棘树将成为改善当地环境的“生态树”、村民致富增收的“摇钱树”。
在位于膳房堡乡的万全区林下经济种植示范基地,20余名工人正挥锹铲土、扶苗填坑,紧锣密鼓地栽种沙棘树苗。据了解,该乡在膳房堡村、太平庄村和冯家窑村等地共种植一万余亩沙棘树,其中膳房堡村约3000余亩,当地村民可通过流转土地、种植务工获得收益。乡干部介绍,沙棘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的特性,是水土保持的优良植物。该乡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引进万康扶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农发行贷款,充分利用林下资源空间,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沙棘,在防风固沙的同时,为沙棘厂提供原材料,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保护林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了村民收入,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三重效益。
小小沙棘浑身是宝,果实、籽、皮都可以利用。有了原材料的保障,该乡“其其甘”沙棘厂正不断研发新产品。在沙棘厂,工人们正用沙棘皮研成的粉末,添加蜂蜜等材料,制成新产品——沙棘丸。工厂总经理李晨光介绍,该沙棘丸还在研发阶段,研制成功后,将成为集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于一体的全新产品。李晨光告诉记者,之前沙棘厂的沙棘果都是从外地购买,采买、运输成本较大,今年该乡开始种植沙棘幼苗,建设沙棘原料基地,待到果实成熟后将逐步形成“育苗—种植管护—采收—产品研发—加工—销售”的一体化完整产业链条,“其其甘”沙棘厂也在持续强化沙棘精深产品研发、扩大销售渠道、延长产业链,实现沙棘资源最大化利用,将该乡沙棘产业做大做强。
沙棘蝶变“致富树”,引领乡村振兴康庄路。近年来,膳房堡乡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不遗余力加大对沙棘产业的扶持,通过技术培训,品牌建设等各种措施,积极探索“一乡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将沙棘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推动沙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记者 郝大钊 通讯员 邢鹏飞 张雪 庞天一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