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交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手握全球市场的采购清单,在广交会上寻找所需商品;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却把广州当作每半年必回一次的“家”。今天,让我们跟随记者镜头,认识这些“买手”,看中国制造如何通过这个平台走向世界。
上午开馆不久,印尼长友集团采购总监朱志伟已经开始了他第40次广交会“寻宝”之旅。
20多年来,朱志伟从普通采购员成长为团队负责人,也见证了中国制造的升级之路。他所在的集团每月从中国进口约3000个货柜商品。
印尼长友集团采购总监 朱志伟:广交会对我们来说是交朋友的平台,在新产品开发或者市场信息交流,很多时候我们希望面对面沟通。我们企业成长是因为广交会,进口的产品百分之八九十是从中国过去的,大部分的供应商是从广州认识的,基本上我们的产品是要通过广交会才知道,所以我们非常珍惜这个渠道。广交会基本上每届都在变化、每次都进步,来广交会像回家一样,所以在这比较有感情。
在广交会的舞台上,像朱志伟这样的头部买手还有很多。
智利采购商 德维森:我是广交会的超级粉丝,我非常佩服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每年我都能找到很多新产品,我们公司每年购买大约四千万到四千五百万美元。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对外联络处经理 蔡依邑:广交会开幕前三天,根据我们统计到会的头部采购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175家,较上届同期是增长11%。那么根据我们的预注册情况,二、三期还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参会,总数将突破400家。
从“价格优势”到“价值创新”,中国制造正通过广交会这个窗口,与全球头部买手深度合作。万商云集的广交会,持续为世界贸易注入新的活力。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