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情

构建“1+N”体系,实施八大行动,张家口聚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2025-10-17 16:32:13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营商环境的每一处优化,都如同在经济发展的棋局中落下关键一子,激活了城市发展的全盘活力。

  2025年全市计划分两批共实施省市重点项目303项,涵盖建设项目186项、前期项目117项。1—7月份,全市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203.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投资完成率提升12.4个百分点……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有力见证。

  近年来,我市持续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下功夫、用硬招,连续多年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开篇题”,体现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力度。今年,我市出台《2025年张家口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开展实施对标学习提升、市场环境提升、政务环境提升、要素环境提升、法治环境提升、信用环境提升、试点建设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提升8大专项行动,形成了具有我市特色的“1+N”营商环境建设政策体系。

  政策落实得好不好,企业群众最有发言权。

  “作为企业,最看重的就是一个城市的营商环境。”张家口千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忠用“非诚勿扰,有求必应”来形容政企关系。

  我市始终以“企业满意”为核心,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企业发展全流程。围绕重点项目建设需求,创新构建“3+4”联企帮扶机制,通过“领导包联、市县联动、首席帮扶”三级责任体系,结合“提前介入、专人跟踪、重点盯办、台账汇统”四项服务举措,形成上下贯通、高效推进的工作格局。通过开通“企业码上诉”小程序,广泛征集和及时解决企业诉求,全力保障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在要素保障方面,全面推行“标准地+承诺制+代办服务”改革,通过前置审批、并联办理、数据共享,土地供给效率提升40%以上,为企业项目落地赢得先机。

  “现成的标准化厂房让我们实现‘拎包入驻’,政府还帮我们解决了电力扩容和物流难题,这速度与温度让企业发展很安心。”王志忠的感慨,正是营商环境政策落地的最好证明。

  紧贴企业和群众的“感受度”,我市举措频出:倾力打造“有事码上说、小张帮您办”政务服务品牌,依托“幸福张家口”A P P开发“企业码上诉”“百姓直通车”等诉求受理端口和市县大厅专业导办帮办队伍,打造6个政务服务场景,实现“咨询服务总台+服务专区+进驻部门综合窗口”一体联动,为企业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导办帮办服务。巩固“高效办成一件事”套餐成果,聚焦高频事项,编制完成办理工作指引和办事指南、办理流程,在完成国务院既定的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基础上,创新开发“加油站设立”“外来人口落户”等5个本地服务场景。开发上线“无证明”应用场景100余个,人才服务、入园入学、公积金、高龄津贴等一批特色服务场景受到群众好评,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除了在政策举措上持续发力,我市更围绕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信用环境等方面建设,加大改革力度,引入先进技术,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制度改革,全方位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将远程异地评标项目范围扩展到“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加强人工智能与“双盲”评审机制深度融合,实现交易场所招标投标监管全覆盖;强化法治护航,畅通涉企绿色通道,优先、快速办理涉企案件,优化诉讼程序及审限制度,推进市级诉讼执行事务中心建设;开展破产案件清理、政府合同履约监管平台建设等行动,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提升企业投资信心;深化数据融合应用,推进“数据要素·”行动,开发应用场景64个。

  优化营商环境的系列工作是否取得了实效?答案是肯定的。南山汽车产业基地以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等龙头企业为牵引,通过良好的产业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67家汽车产业相关企业入驻,打造“千亿产值汽车产业基地”。在桥东区,全国连锁品牌“牙管家口腔”项目落地并投入运营,可提供117个就业岗位,成为“医疗+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样板……良好的营商环境正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  (王海超)

   

编辑:苏颖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