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马上就到啦,这可是“冬藏”的关键信号,立冬如何养生呢?其实核心就是“藏好阳气、养足底气”。
藏好阳气储足能量
当立冬的寒气裹着“万物闭藏”的信号而来,中医里的立冬养生,从不是“添件衣服”那么简单—它是帮身体“藏阳气、固根本”的关键节点,相当于给健康“上一道冬令保险”。
《黄帝内经》讲“冬三月,此谓闭藏”,立冬是“闭藏”的起点:此时人体阳气从“疏泄”转向“内敛”,代谢变慢、抵抗力易“滑坡”。若此时养不好,不仅秋冬感冒、咳喘、心脑血管问题会找上门,还会影响来年的“正气”。而做好立冬养生,相当于给身体“储足能量”,既能扛过寒冬,还能为来年的健康“打底”。
不同体质不同养法
立冬养生不是“千人一方”,立冬养生需按中医体质“量身定制”,才能真正“补到位、藏得牢”。
阳虚体寒(怕冷、手脚冰凉):温阳藏气
吃:优先选“温而不燥”的食材—比如甘蔗,甘蔗性平补阴,搭配羊肉萝卜汤(羊肉温阳、萝卜消积),避免滋腻。
养:每天睡前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加3片生姜),重点按揉“涌泉穴”(脚底前1/3处),帮阳气“扎根”。
阴虚火旺(口干、易上火):润补防燥
吃:选“润而不寒”的食养—比如生葱,葱性温通阳,搭配银耳百合梨汤(润燥滋阴),忌辛辣。
养:晨起搓“后腰肾俞穴”(双手搓热按揉后腰),每次5分钟,帮阴液内藏。
痰湿体质(身重、易腹胀):健脾化湿
吃:山药莲子粥(健脾)、栗子粥(补肺气+健脾胃),避免肥甘厚味。
养:每天做“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3遍,疏通中焦气机。
有基础病(三高、慢阻肺):稳阳固气
晨起别着急下床(先躺5分钟再起身),出门必戴围巾(护住“风府穴”),避免寒邪引发血管收缩。
忌盲目补、过度藏
立冬养生最忌“盲目补、过度藏”—比如阴虚还猛吃羊肉,或是天天宅家不动,反而会让“闭藏”变成“郁堵”,这相当于给健康“埋隐患”。
补要“平”:别跟风“大补特补”,补而不滞,才符合“闭藏”的温和节奏。
藏要“动”:“少动形、多动气”一每天晒太阳 (上午10点晒后背“督脉”) 15分钟,或是练“太极•云手”5分钟,让阳气“藏而不郁”。
细节“暖”:按古代“授冬衣”的思路,重点护“三暖”—头暖(戴帽子)、背暖(穿高领)、脚暖(穿棉袜),避免寒邪从“薄弱处”入侵。
对中医来说,立冬养生的核心是“藏好阳气,养好根本”—就像农民立冬“贮冬水、积肥”为来年耕种做准备,人体此时的养护,是为春天的“阳气生发”攒足能量。这个冬天,跟着中医的节奏“藏好、养好”,不仅能少感冒、少犯老毛病,等来年开春,你会发现身体的“正气”更足、状态更好。
(曹晓燕)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