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疗健康 > 健康生活

冷冷冷!“断崖式”降温,这份防护指南请收好!

2025-10-20 11:11:26  来源:综合健康中国、咸阳市计划生育协会

  有一种冷,叫“早晨出门忘穿秋裤”;有一种慌,叫“翻遍衣柜找不到厚衣裳”;有一种悟,叫“冷空气来才懂保暖要提前”。

      保暖不能纯靠抖,毕竟这次冷空气“实力强劲”,6~10℃的降温不是小事。下面给大家一些保暖小提示,不光要穿得暖,更要护得对。

   

  穿衣有讲究

  暖得科学不遭罪

  ★遵循“洋葱式穿搭”

  内层选透气吸汗的纯棉衣物,中层穿保暖性强的毛衣或抓绒衣,外层搭防风防水的外套。这样既能根据室内外温差灵活增减,又能避免单穿厚衣闷汗着凉。

  ★重点部位别漏风

  头部、颈部、腰部、脚踝是“抗寒薄弱区”。头部受凉易引发头痛,建议戴针织帽;颈部受凉可能诱发颈椎病,可搭一条薄围巾;脚部保暖可穿加绒短袜,避免穿露脚踝的鞋子。

  ★老人小孩别穿太多

  这类人群代谢较慢,过度包裹容易出汗,反而增加感冒风险。建议比成年人多穿一件薄衣,以手脚不凉、后背无汗为合适标准。

   

  防护要到位

  避开降温“健康坑”

  ★出门做好“过渡适应”

  从温暖室内到寒冷室外前,先在门口站1~2分钟,让身体逐渐适应温度变化,避免突然受凉引发头痛、鼻塞。

  ★减少“冷热交替”刺激

  进出空调房、地铁时,及时增减衣物;吃热饭喝热水时,别马上脱外套,防止冷热交替导致血管收缩紊乱,诱发不适。

  ★口罩、护手霜别落下

  冷空气会刺激呼吸道,出门戴口罩能减少干燥冷风对喉咙、鼻腔的伤害;手部暴露在外容易干裂,随身携带护手霜,洗手后及时涂抹。

   

  饮食加调理

  从内到外补暖意

  ★多吃“温性高蛋白”食物

  适当吃牛肉、羊肉、鸡肉等高蛋白食物,搭配萝卜、山药等蔬菜,煮成汤羹或焖菜,既能补充热量抗寒,又能养护脾胃。

  ★喝对热水更暖身

  别喝刚烧开的沸水,晾到40~50℃时饮用最佳,避免刺激食道;也可以泡点生姜红枣茶、桂圆枸杞茶,帮助身体驱寒暖身,但容易上火的人要少放桂圆。

  ★少吃“生冷寒凉”食物

  刚从冰箱取出来的水果、冷饮、凉拌菜等尽量少吃,避免刺激肠胃,引发腹泻或胃痛。如果想吃水果,可将苹果、梨煮成热汤或蒸着吃。

   

  特殊人群多留意

  定制化守护更安心

  降温是感冒、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老人和慢性病患者,必须做好预防。

  ★预防温差型感冒

  室内外温差大时,出门前提前10分钟穿好外套,避免突然暴露在冷空气中;回家后别急着脱衣服,等身体适应室内温度再慢慢减,减少发生感冒的概率。

  ★关注心血管健康

  低温会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要按时服药;如有条件,每日固定时段测量并记录血压变化。避免晨练过早(建议等太阳出来、气温回升后再运动),运动前先做5分钟热身,防止突发不适。

  ★保护呼吸道和关节

  哮喘、关节炎患者,出门要戴口罩(阻挡冷空气刺激呼吸道),出门可戴护膝、护肘,避免冷风直吹引发疼痛。

   

  泡脚:驱散寒气的“头等大事”

  ★水温与时长

  水温不是越烫越好:保持在40-45℃左右,以身体微微发热、后背感觉有些潮润为宜。过热会烫伤皮肤、加速血液循环负担。

  时间不是越长越好:一般以15-20分钟为宜,直到身体微微出汗即可。切忌大汗淋漓,否则反而耗伤阳气。

  ★泡脚“黄金搭档”

  单纯热水泡脚已很好,若想效果加倍,可以试试加点“料”:

  生姜/花椒:适合手脚冰凉、怕冷严重的人,有助驱寒除湿。

  艾叶:对于女性痛经、体虚寒湿者尤为适合,能温经通络。

  醋:帮助缓解脚气、软化角质,并能放松身心,有助睡眠。

  ★最佳时机与禁忌

  最佳时间:晚上7-9点,这是肾经气血较弱的时辰,此时泡脚能滋肾明心,有效促进睡眠。

  切记: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有严重心脏病、低血压或糖尿病足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饮食:由内而外的“能量补给”

  ★多吃“三色”食物

  白色润肺:梨、银耳、山药、百合、白萝卜。能有效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皮肤干、咳嗽等问题。

  黑色入肾: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有助于补肾益气,为身体储存能量。

  红色暖身:红枣、枸杞、胡萝卜、牛肉、红薯。富含铁质和蛋白质,能增强御寒能力。

  ★喝对“三杯水”

  晨起一杯温开水:经过一夜睡眠,身体处于缺水状态,一杯温水能稀释血液,唤醒肠胃。

  午后一杯养生茶:下午3-5点是膀胱经运行之时,可以泡一杯红枣桂圆茶(补血暖身)或蜂蜜柠檬水(滋阴润肺)。

  睡前一杯热牛奶:牛奶中的色氨酸有助睡眠,温热的牛奶更能带来一夜安眠。

  ★忌口“寒凉”与“辛辣”

  降温后,脾胃功能减弱,应减少生冷瓜果、冷饮、凉拌菜的摄入。同时,过于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火锅配烈酒)会耗伤阴液,加重“内燥”,引发上火。

   

  作息:顺应天时的“能量收藏”

  ★早睡以养阴

  “早卧”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避免夜间寒邪伤人。尽量在晚上11点(子时)前进入睡眠状态。子时是阴阳交汇之时,此时入睡最能养阴,效果事半功倍。

  ★早起以利肺

  “早起”能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过。但所谓早起,并非天不亮就起,而是相对于夏季而言,建议在早上6-7点起床,呼吸新鲜空气,进行舒缓运动。

  ★午休以蓄能

  如有条件,中午11点至下午1点(午时)可以小憩15-20分钟。这被称为“子午觉”,午休片刻不仅能缓解一上午的疲劳,更能为下午储备精力,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综合健康中国、咸阳市计划生育协会)

编辑:苏颖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