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人和孩子们在书屋看书

钟明福整理书籍
秋日午后,涿鹿县黄土港村静谧而祥和,阳光洒在街巷,为每一处角落都镀上一层金黄。
在村里的一处街边,有两间普普通通的屋子,却透着一股别样的活力。轻轻推开虚掩的门,整齐排列的书架映入眼帘,上面摆满了各类书籍。几个孩子安静地坐在书桌前,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他们时而眉头紧锁,似为书中的情节担忧;时而嘴角上扬,露出会心微笑。墙上贴着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和一些标语,桌上与地面摆放的几盆绿植,为这小小空间增添了一抹生机。
这里是65岁的钟明福于2023年开办的公益书屋。他老家在下花园孟家坟村,后迁居黄土港村。年轻时,他曾在涿鹿县城做小买卖,年岁见长后回到村里生活。回村后,他发现孩子们大多沉迷手机,很少看书学习,而且村子距离城里的图书馆又远,孩子们假期和平时放学回来后缺少合适的读书场所,这让他萌生了开办书屋的念头:“我寻思给孩子们弄个看书学习的地方。”
这个想法刚冒出来时,钟明福心里也犯嘀咕:万一孩子们不爱看,岂不是白费功夫?但转念一想,他又坚定起来:“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因咱开的书屋有所进步,我这事儿就没白干,值了!”于是,他开始为书屋奔走。
为方便孩子,他放弃偏僻房源,在村里临街处以每年2000元租下两间大房子。布置书屋时,为让孩子们看得舒心,他请师傅装修屋子,精心挑选适合孩子们的书桌、书柜,还添置了装饰品,将书屋布置得温馨又整洁。
场地解决了,进书又成了难题。他先在县城周边书店买书,但种类有限,经他人指点,又独自开车到石家庄的书店采购;再后来他学会网购,便在网上对比挑选。“一开始买了一万五六千元的书,后来买了多少也没细算。具体有多少册,我也没仔细统计。”
书屋开门之初,钟明福有些忐忑,担心孩子们捣乱或拿书不还。然而,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更让他惊喜的是,书不仅没少,还越来越多,村里的人纷纷把闲置图书送来。书屋的15个书架(多为五层,少数四层)上,整齐摆放着涵盖儿童文学、科普知识、农业技术、医疗保健等多类别的书籍。
书屋采用“自助式”的借阅方式,门每天都开着,有人借阅也不用跟钟明福打招呼,只需在登记本上自行登记即可。孩子们可写下借阅书籍、想读的书或遇到的问题。这种管理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信任与尊重,也减轻了钟明福的管理负担,只需定期打扫卫生、整理书籍就可以。而且,邻居们也非常热心,经常过来帮忙打扫卫生、照看书屋。
如今,书屋已成黄土岗村最热闹的去处之一。放学后、假期里,总有孩子结伴而来,一坐便是大半天。望着这群爱读书的身影,钟明福打心底里欣慰,觉得自己的付出都值了。书屋的常客不只有孩子,村里的大人也常来。尤其农闲时,大人来书屋的更多,他们或是翻阅农业书籍,学习种养技巧;或是浏览家庭、医学类读物,了解保健与治病的实用知识。
钟明福创办的这座书屋,是纯粹的义务性质——不收费、不盈利,只为给村民和孩子提供一个读书学习的空间。他曾想过搞些活动激励孩子,比如奖励爱读书、成绩好的学生,却因年事已高、精力不足未能如愿。但他并不遗憾:只要孩子们有安静的读书环境,能从书中汲取知识,便足够了。
村里的人对钟明福的善举赞不绝口,都觉得他为村里做了大好事。孩子们有了学习场所,不再乱跑,村里学习氛围也愈发浓厚。在他的带动下,黄土港村渐渐形成了一股爱读书、好学习的良好风气。(李晓利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