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通过筑牢“保障网”“服务网”“健康网”等举措,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养老服务新格局。

在社会保障方面,2025年持续提高养老待遇水平,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增长73.4元,83.36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月人均待遇水平达到207.95元。针对特殊困难群体,全市设立59家集中照护机构,为602名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累计发放补贴159.74万元。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目前全市运营养老机构183家,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78个,区域日间照料中心373个,每年为12万人次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老年助餐服务网络不断完善,359个助餐设施基本实现城镇社区全覆盖。同时,我市创新打造“五区一带”环京养老布局,推动蔚县九宫峪康养度假区、下花园区智能化社区养老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见效。

医养融合迈向新高度。全市33家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全部设置老年医学科,10家医疗机构获评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取得突破,医联体增至5个,新增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8家,实现北京参保人员在张就医直接结算,10家二级以上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与北京互通互认。
适老化改造惠及千家万户。2025年启动的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补贴活动,对6大类适老化产品按销售价格30%比例予以补贴,每类最高补贴2000元。据统计,2022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适老化改造3.93万户,约占全省总任务的30%,有效改善了老年人居家生活环境。
银发经济展现蓬勃活力。我市积极争取金融贷款10.06亿元,支持怀来、下花园等4个县区康养项目建设,110个项目纳入省级重点康养储备项目。目前环京5个县区已建成运营44个特色品牌小院,成为吸引京津老人旅居康养的新亮点。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已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新格局,通过完善服务网络、深化医养融合、优化适老环境等系列举措,让“京津乐到,颐养张垣”的品牌效应日益显现,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李响)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