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涿鹿县五堡镇创新打造“零距离工作体系”,走出了一条以基层治理破解民生难题、凝聚民心民力、推动产业转型的发展新路径。
诉求办理“零距离”。得知三堡村饮水设施老化,镇里立即协调多部门现场办公解决。五堡镇构建起“12345热线+舆情监测+信访台账”三位一体诉求响应机制,全镇划分出236个网格,通过网格员日常走访形成“民情台账”,村民诉求被“点对点”直连直通,实现治理服务与民生需求的“零距离”。
建言献策“零距离”。百姓营村在道路维修前,通过党员大会,积极吸纳村民提出的环保措施、土地使用等方面的意见,完善了项目实施方案;小堡村有村民提议在幼儿园旁增设减速带,村委会随即动工,立行立办的速度让群众体会到“发声有分量”。五堡镇通过搭建“民情恳谈会”“乡贤议事会”“板凳会”等多元议事平台,开通线上反馈渠道,让“畅所言”成为常态,推进治理与民意同频共振。
帮困解难“零距离”。“以前办医保得跑镇里,现在村干部上门代办,可省事了!”六堡村刘大妈笑得合不拢嘴。五堡镇建立了“急难群体动态监测库”,运用大数据筛查低收入户、独居老人等8类群体,精准匹配帮扶政策,同时19个行政村组建“村内代办队”,每周入户询问独居老人生活需求;乡村干部对低保户、监测户实行“每月一访”,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
乡风文明“零距离”。五堡镇通过举办“双争有我 咱村的那些事儿”等活动,推动乡风文明从“墙上标语”变为“心里认同”。老艺人重组舞龙队、年轻人编村史修祠堂、孩子学孝亲歌谣、红白理事会提倡简办事务、村民从“自扫”到“共扫”,乡风文明逐渐从“外部要求”转为“文化自觉”。
富农增收“零距离”。“守着老产业没出路,得敢闯新路子!”五堡镇新胡庄村党支部书记胡连江说。这个官厅水库移民村曾靠食用菌大棚过日子,可随着市场逐年饱和,村民收益不断下滑,新胡庄村探寻出了一条“鸡心果高密植可移动基地+樱桃智慧大棚”的产业新路。如今,亩产9000斤的鸡心果和智慧大棚中的红樱桃,成了村民致富的“金果果”。五堡镇广恩屯村则把“兵堡文化”变成了“金钥匙”。这个明代屯垦戍边的古村落,将得天独厚的资源与文旅融合,开发出“兵堡文化+采摘体验+农事研学”的文旅项目。今年累计接待游客1万人次。( 韩洁 郭向暾 刘亚轩)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