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伦淖尔景区 管建霖 摄
沽源县自行车爱好者李艳飞(右)在比赛中 管建霖 摄
赤城县自行车爱好者到沽源县参与比赛 管建霖 摄
选手们在补给站补充能量 管建霖 摄
白河源景区 管建霖 摄
结束近一个月,沽源县民众依然会讨论首届草原天路自行车赛。这项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00余名骑手参赛,在沽源县的生态赛道上,上演了一场速度与美景交织的骑行盛宴。
一条天路,一场赛事,带来了一次精彩的双向奔赴。一场赛事的辐射力,融合了竞技体育、全民健身、文旅发展的丰硕成果,其影响注定深远,也为沽源县带来了新课题。
“留住游客是急需破解的难题”
首届草原天路自行车赛赛道设计兼顾专业性与景观性,串联起库伦淖尔景区、闪电河湿地、草原天路等标志性景观,精英组赛道穿越坝上湿地、高原湖泊、田园丛林,既考验选手耐力,又让骑行成为“移动的生态画廊”。大众组、骑游组则围绕21公里环湖公路展开,让不同层级参与者都能感受“车轮上的草原风情”。
赛事期间,沽源县库伦淖尔景区一房难求,所有房间赛前就已预订满。一些参赛选手及家属退而求其次,只能在距离比赛地不远的沽源县县城内住宿,一些酒店、宾馆也客满。“我们接待的是来自承德的选手,不仅房费给他们打了折,还专门给他们安排了相对安静的房间,保障他们的休息环境。”桑榆云曦酒店经理刘君立表示,不过,大部分选手和游客参赛后就迅速离开沽源县了,没在沽源县停留。
据了解,草原天路沽源段与崇礼段、张北段有所不同,沽源段重点突出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但开发程度较浅、配套设施不足多,导致游客难以在此留宿。“张北县的草原天路路边有不少农家院、宾馆、饭店,吃住游都有了,游客能在那边停留两三天。”沽源县文旅局副局长殷伟明表示,“复刻张北模式现阶段不适合沽源县,如何留住游客是沽源县急需破解的难题。我们计划将沽源县的文旅资源打包销售,正在谋划套餐产品,将景区、住宿、餐饮等整体销售,降低游客旅游成本,打出沽源旅游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沽源县。”殷伟明说。
“将白河源景区打造成‘桥头堡’”
如何把游客留下?沽源县在赛时也下了不少功夫。
据介绍,沽源县推出了“体育+文旅”特色体验:选手凭号码牌可免费游览库伦淖尔、滦河神韵等四大4A级景区,夜间观看《心湖梦海》实景演出、无人机编队表演和烟花秀。
此外,沽源县在比赛起点处设置了10个展位,占地约180平方米的特色产品展销区,组织燕黎坊、北麦生态、睢氏农业等12家企业参加,展示售卖燕麦秸秆画、葫芦烙画等7款非遗文创产品,藜麦花胶、藜麦啤酒、燕麦拿铁、金莲花茶等50款农特产品。同步提供“168元沽源特产大礼包”一站式购物服务,让选手和游客切实感受到沽源的诚意与温度。
“安排这类特色体验主要是推广我们的品牌,提升沽源县文旅的知名度。”库伦淖尔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沽源县聚源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少雄介绍,目前,库伦淖尔、滦河神韵、白河源等景区均归属于沽源县旅发集团管理,本次赛事就把这些文旅资源整合在一起,是构建“赛事经济+全域旅游”产业链的一次尝试。
比赛期间,大批选手与家属来到沽源县,让一些酒店、饭店的效益有了不小提升。打折、调整早餐时间、推荐特色清真菜品……经营者千方百计,尽量满足顾客的需求。
“这次赛事的经验,为我们留住游客提供了一些思路。”梁少雄表示,“白河源景区在草原天路沽源段的线路上,将白河源景区打造成‘桥头堡’,把沽源县的旅游资源推荐给游客,并推出套票、团购等优惠,让顾客留下来;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和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设备,游客在天路上就可下外卖订单,半个小时内就能吃到热乎的饭菜以及冰镇的饮品,这样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沽源段露营。”
“建议下一届放开年龄”
首届草原天路自行车赛既是高水平的竞技场,又是自行车运动的嘉年华,进一步提升了大众参与度,放大活动效应,营造出全民参与的火热氛围。
现场观看职业选手精彩比拼,沽源县民众的心灵植下了自行车梦想。“自行车销量比平时增长了一成,头盔、手套、护目镜等配件销售量猛增,这跟自行车赛有很大关系。”沽源县捷安特自行车专卖店的生意也“火”了起来。
一些外地选手表示:“沽源县自然环境非常美,在这里比赛简直是一种享受,而且自行车赛道有特点有特色,有湖有山,还有草原天路,希望下次有机会还能来这里参赛。”
“这次唯一的遗憾就是骑游组限制参与者年龄,18至60岁才可报名。”沽源县骑友李艳飞说,“外地一些赛事的骑游组是不设年龄限制的,几岁的孩子和七十岁的白发老人都能参与,更能激起民众参与骑行的热情,我建议下一届应该放开年龄。”
“骑友们提出的建议很有参考价值,我们将优化大众组和骑游组的赛道设置和赛程安排,这样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沽源县,人来的多了,能留下的自然也会变多。”沽源县文旅局副局长殷伟表示:“以此次赛事为契机,我们计划将草原天路自行车赛培育成国家级IP,打造越野骑行赛事集群;依托库伦淖尔、草原天路等核心景区,建设赛事主题民宿驿站、露营基地等;推出‘沽源骑行护照’,联动张北、崇礼等周边县区,打造京津冀骑行黄金线路。”管建霖 韩巍 武亮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