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涿鹿县

深挖文明根脉 赋能文旅融合——解码涿鹿文化的“流量密码”

2025-09-19 08:48:11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近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社会科学院、市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涿鹿对话”——涿鹿与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工作推进会在涿鹿县举行。作为我省已连续举办三年的历史文化品牌活动,涿鹿文化再度通过这一平台引发广泛关注。

  近年来,涿鹿县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一系列交流研讨、考古探源、文旅融合的活动与载体,打造“千古文明开涿鹿”文化品牌,深挖文化根源、阐释精神内涵、推动活化利用,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注入强劲动能。

  溯源:千载文明铸涿鹿之基

  涿鹿地处太行山余脉与燕山山脉交汇处,作为北方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过渡的重要地带。这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首批千年古县”的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孕育了璀璨的早期文明。

  约五千年前,以炎帝、黄帝、蚩尤为代表的三大部族在这片土地上,经历阪泉之战、涿鹿之战,之后黄帝合符釜山,筑邑涿鹿,实现了中华古代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大统一,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雏形,开创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涿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的历史地位,也通过诸多历史典籍记载和学术研究活动,得到了有力印证和普遍认同。

  “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古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巨著《史记·五帝本纪》里开宗明义阐述了黄帝与炎帝、蚩尤大战于涿鹿的历史。从商周时期到近代,《逸周书·尝麦解》《山海经•大荒北经》《左传》《水经注》《矾山考古记》等30多部经典史籍,持续勾勒涿鹿文化的演进轨迹。如今,涿鹿县现存黄帝城、黄帝泉、釜山、桥山、阪泉、炎帝营、蚩尤寨、蚩尤泉等遗址遗迹20多处,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等文物,以及丰富的民俗文化、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共同构成文明的鲜活注脚。

  自1993年起,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涿鹿地区在中华文明早期发挥的重要作用展开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用“千古文明开涿鹿”来评价涿鹿在中华早期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名誉会长宋镇豪认为,重申和肯定涿鹿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加强涿鹿三祖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对促进涿鹿和张家口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的振兴“前景相当看好”。

  护脉:研保并举守文明薪火

  “‘合符釜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的文化和思想理念。黄帝两战全胜,在涿鹿奠定了融合统一的社会基础。合符此地与其他氏族、部落平等相待,以德凝聚民心,中华文明由此而来……”本次“涿鹿对话”活动中,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戴建兵在主旨演讲中,以多学科视角阐释黄帝文化、合符文化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提出“涿鹿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源头”的重要论点。

  深化学术研究,是涿鹿解码文化内涵、讲好文明故事的核心路径。2023年以来,该县连续举办“中国·涿鹿炎帝黄帝蚩尤历史文化论坛”、涿鹿黄帝文化保护传承恳谈会、“涿鹿对话”——涿鹿与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工作推进会等学术活动,邀请全国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加强炎帝、黄帝、蚩尤历史文化考证研究及相关遗址遗迹的保护利用,推动历史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响“千古文明开涿鹿”文化品牌等内容进行交流研讨。从“人文先祖汇聚之地”,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铸造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源头”,涿鹿的文明定位愈发清晰,而黄帝文化、合符文化所蕴含的团结稳定、改革创新、契约守信等精神,也正成为共识、代代相传。

  在遗址保护领域,涿鹿同样步履坚实。涿鹿故城(黄帝城)址成于2023年12月25日入选河北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名单,2024年1月28日完成挂牌,同年9月启动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工作,目前规划单位正全力推进相关工作。釜山、桥山等遗址的保护工作也在同步推进。该县先后投入2500余万元资金,对马水口长城、宝峰寺、南大寺、东岳庙、黄帝城遗址、观音寺、蚩尤寨遗址、溪源龙王庙、东城楼9处文保单位开展修缮保护,为开展进一步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理论研究方面,该县组织专人完成了《炎帝黄帝蚩尤文献辑录》和《炎帝黄帝蚩尤文论菁华》两本初稿,节选了131部文献,收录了80余篇论文,共计40余万字。编撰出版了古涿鹿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专刊——《始祖故事》《始祖印记》,为文化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同时,该县聘请中国先秦史学会作为该县历史文化学术支撑机构,建立中国先秦史学会炎帝黄帝蚩尤历史文化涿鹿研究基地,持续强化理论储备。值得一提的是,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已收录涿鹿之战有关历史,正在编撰的《国家三交史·先秦卷》也将其纳入。

  焕新:文旅融合赋千古生机

  此次“涿鹿对话”活动期间,“千古文明开涿鹿・海内外华人青少年寻根研学”首发团启程,“百位校长+百家研学机构走进涿鹿”活动同步启动,全国多地研学机构代表、海内外华人青少年及外国留学生等,赴中华三祖堂、轩辕湖、中华合符坛、涿鹿博物馆等景点开展研学活动,沉浸式感受“千古文明开涿鹿”的独特魅力。如今,涿鹿县正以寻根特色研学旅游为抓手,充分整合历史人文和自然资源,培引研学主体,丰富研学产品,吸引更多海内外青少年走进这片文明沃土。

  为了让千年文明“活”起来,近年来,涿鹿县紧抓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之机,积极拓展文旅融合发展思路,丰富活动载体,大力发展研学旅游、乡村旅游、赛事活动等文旅业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消费流量,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黄帝城遗址文化旅游区为基础打造的“中华文明寻根研学旅游基地”,是涿鹿县发展研学旅游的核心载体。该基地整合中华合符坛、黄帝城遗址、涿鹿博物馆等点位,构建覆盖全学段研学体系。去年以来,该县统筹多部门成立工作专班,累计投入500余万元,对黄帝城遗址文化旅游区进行改造提升,完善景区服务设施。该县联合北京专业研学机构,紧扣“千古文明开涿鹿”主题,结合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知识需求,优化开发了“文明探源”“图腾拼图”“寻根拜祖”等系列研学课程;同时招募多名讲解员和指导教师,为青少年提供知识讲授和实践指导。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累计接待研学青少年约8万人次,研学旅游已成为当地及周边家庭、青少年的文化“新时尚”。目前,该县正在重点打造3个研学基地,融合自然景观、历史遗址、民俗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技艺等资源,不断提升涿鹿研学品牌内涵。

  此外,该县还引进了河南卫视搏击赛事“武林风”,培育打造了“涿鹿之战”赛事IP,举办“走进涿鹿 寻根探源”文艺作品展演,推出《涿鹿之战》实景演出,将涿鹿故事通过体育赛事、文艺作品、文创产品等载体,让千古文明持续焕发新活力。(王棣 郭颖晖 )

编辑:苏颖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