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生的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和合符釜山,完成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融合,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文明时代……”9月7日,“涿鹿对话”——涿鹿与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工作推进会期间,“千古文明开涿鹿・海内外华人青少年寻根研学”首发团的成员们来到中华文明寻根研学旅游基地,在研学指导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沉浸式“寻根之旅”。
涿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五千年前,中华民族人文先祖炎帝、黄帝、蚩尤在此风云际会,角逐争雄,实现了中华古代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大统一,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雏形,开创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涿鹿县现存黄帝城、黄帝泉、釜山、桥山、阪泉、炎帝营、蚩尤寨、蚩尤泉等遗址遗迹20多处,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等文物,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近年来,乘着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东风,涿鹿紧抓研学旅游市场机遇,以优质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为依托,培育研学旅游新业态,为文旅融合、县域经济发展及文化影响力提升注入新动能。
以黄帝城遗址文化旅游区为基础打造的“中华文明寻根研学旅游基地”,是涿鹿研学品牌的核心载体。该基地整合中华三祖堂、中华合符坛、黄帝城遗址、涿鹿博物馆等点位,形成多元化研学空间。为推动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该县统筹多部门成立工作专班,累计投入500余万元,对黄帝城遗址文化旅游区进行改造提升,完善景区服务设施,建设了13个研学教室、1个报告厅、5个展厅及7个室外实践区域,同时提升餐饮住宿保障水平,为研学活动提供坚实硬件支撑。
研学课程设置方面,该县与北京专业研学机构合作,紧扣“千古文明开涿鹿”主题,结合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知识需求,开发了5套研学课程,同时招募20余名讲解员和7位指导教师,为青少年提供知识讲授和实践指导。在基地现场,除传统实地观摩与知识讲解外,VR影像还原历史场景、遗址考古模拟、非遗体验、科学实验等互动项目,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文明的认知。
“在博物馆里看到了许多精美的文物,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观看情景剧、参与考古体验,让我对涿鹿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北京市丰台区怡海中学学生孙善馨的感受,道出了研学活动的魅力。据涿鹿县文旅局数据,今年以来,以该基地为主要平台,全县累计接待研学青少年约8万人次,研学旅游已成为当地及周边家庭、青少年的文化“新时尚”。
为进一步扩大研学品牌影响力,涿鹿县充分整合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技艺、自然景观等资源,着力构建起“一心领航、三带辐射、多点支撑”的研学旅游发展格局。“一心”即以“千古文明开涿鹿”为核心理念,“三带”分别为历史文化研学带、红色文化研学带、非遗技艺研学带,“多点”是以自然景观、历史遗址、民俗文化、特色产业等资源为发展支撑点,形成全域研学网络。目前,该县正在重点打造3个研学基地,通过升级配套设施、培引研学主体、丰富研学产品,加大师资队伍培养,积极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推广涿鹿研学品牌。
“涿鹿县拥有丰富的研学旅游资源,今年,我们重点围绕课程研发、品牌推广等方面加大与当地的合作力度,推出互动体验、文创产品、跨学科融合课程,充分满足学生、亲子客群、银发团体、社会团体等多样化市场需求。”北京澜起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徐伟表示,通过与涿鹿相关部门和景区的合作,他们正在重点打造具有涿鹿特色的研学项目,通过差异化产品矩阵提升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涿鹿中华文明寻根研学的知晓度,也为扩大研学旅游规模、延伸产业链筑牢基础。(王棣 郭颖晖)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