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张垣人物

最美人物发布厅|杨晓帅:真情守护乡村教育“微光”

2025-10-28 14:53:08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开栏语:

  总有一些平凡的身影,在时代的大潮里,散发着微光,他们或许是街头巷尾默默坚守的劳动者,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是扎根一方、温暖一隅的奉献者……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持、发自本心的善良,把“最美”写进生活的细节里。愿这些“最美”的故事,能成为照亮你我前行的星火;愿每一份平凡的坚守,都能被看见、被铭记、被传递。“最美人物发布厅”今日启幕,让我们一起,推开这扇门,遇见“最美”的他们。

  杨晓帅:真情守护乡村教育“微光”

  怀安县太平庄中心学校地处山西省、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连绵不绝的大山,贫瘠荒凉的土地,为这里烙下贫穷的烙印。但一个人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2013年,从山西师范大学毕业后,杨晓帅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怀安县特岗教师,并自愿到当时全县条件较差的太平庄中心学校任教,自此开启了一段延续至今的奉献与收获之旅。

  

  这里的星空比城里更亮

  90后的杨晓帅出生在一个乡村教师之家,受父母的熏陶,当老师是她从小的梦想。2013年7月,杨晓帅从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毕业。当年她的同学都选择到大城市工作,而杨晓帅做出决定——报考河北省张家口市特岗教师。她说:“我从小立志当老师,选择到山区小学,父母也很支持。”

  杨晓帅踌躇满志,“我要学以致用,让现代教育技术在乡村智慧教学领域派上用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她入职才知道,小学设施简陋不具备智慧教学条件;教师简易宿舍没通水也没通暖气,要挑水做饭,要敲煤取暖。“刚来的时候,学校条件特别艰苦,宿舍是废弃教室临时改建的,吃水需要到很远的地方肩挑手抬,等着泥沙沉底了才能用,买菜得步行半个多小时到最近的供销社。”面对这样的环境,她却笑言:“这里的星空比城里更亮。”

  为了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杨晓帅一人担负起两个年级五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县里面的青壮年大部分在外地打工,小孩大多留给家里的老人照顾。对这些留守儿童来说,杨晓帅不仅是老师也是家长:51个学生中,有39人是留守儿童,还有几个是单亲家庭。“真想为村里的孩子们多做点事!哪怕是带来一点点的改变!”

  教学条件差,杨晓帅决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创造、去改变。她常与青年教师切磋交流,互相探讨教学知识点、制作课件,一块加班到深夜。

  吃住在校,与留守儿童为伴:备课、批改作业、讲课,照顾孩子们饮食起居,给留守儿童父母通视频……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变成了事无巨细的“杨妈妈”。杨晓帅说:“关爱他们,陪伴他们,播撒爱的种子,等待发芽、开花!”

  用真情播撒爱的种子

  与普通孩子比,留守儿童有颗敏感而孤独的心。她的学生中,有人为阻止父母外出打工而哭泣过,还有人因学习困难而迷茫过,杨晓帅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一束光!

  班上有个叫星龙的孩子,沉默寡言,不认真听课、不写作业,学习成绩差。爸爸外出打工,妈妈忙于农活,孩子吃饭都无法按时保证。星龙因家庭疏于照料而厌学,为此,杨晓帅几乎每周都会去家访,辅导功课,这一坚持就是一年多。渐渐地,星龙变得活泼开朗起来,成绩也提升了不少。“六一”儿童节星龙站在了领奖台上,拿着奖状笑得很是开心,“老师,谢谢您”突然的一句感谢,让杨晓帅瞬间红了眼圈。

  从外省转学回来的佳欣,学习基础非常薄弱,跟着70多岁的姥姥姥爷生活,不到半年姥姥也去世了。家庭的无奈,学习的困难,让这个小姑娘的脸上没有了笑容。于是,杨晓帅一下课就找佳欣到办公室谈心,从乘法口诀开始一点儿一点儿补课。慢慢地,佳欣性格开朗了,学习成绩也从四五十分提升到七八十分。

  真情的付出,收获真情的回报。2017年的教师节,学生们将教室布置一新,给她送上了一份节日惊喜;2018年,杨晓帅不慎摔下楼梯造成严重脚伤,在宿舍一边养伤一边办公,孩子们每天都来陪她。到了周末,好几个学生的奶奶带着饭菜送到宿舍;2019年6月,杨晓帅带的第一届小学毕业生即将走出校门,她最后一次为学生整队,送他们过马路,可孩子们走过去又自己折回来,反反复复不知道多少回……

  让山里娃阳光自信起来

  杨晓帅常说:“我的学生们衣衫虽旧,但求知的眼睛与城里的孩子一样清澈明亮。”她从孩子们的生活里找教材,在学生的兴趣点中找教法,让很多人受益。一个她教过的毕业生在信里写道:我们不会除法运算,您说不会除法以后都不会算账,是您用新鲜有趣的教法教会了我们。

  为了让孩子们能接受到更全面更优质的教育,杨晓帅想尽办法。学校最初没有多媒体,就算熬夜到凌晨,她也会为每一节数学课做些必要的卡片、模型、挂图等教具,以便更加直观形象地教学。有了多媒体,她每节课又都会精心准备PPT,可爱的动画、有趣的视频、动感的音乐……再后来,智能手机普及了,她每天放学后会给每道题录制讲解视频,只要有学生问,便可第一时间远程辅导。这些新奇的事物为孩子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杨晓帅的“智慧教学”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又优质高效。2019年她带的毕业班数学学科取得全县同类学校第一名的好成绩。

  “我们要多开展孩子们需要的文体活动。”杨晓帅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大胆地带着孩子们走出大山,报名参加全县各级各类活动,在文艺和体育类项目中一次次获得名次,让昔日的山里娃蜕变为领奖台上的阳光少年。

  12年来,杨晓帅把所有心思都用在了孩子们身上,她让有厌学逃课情绪的留守儿童重返校园,让那些内向自卑的孩子们慢慢变得自信快乐,以全县同类校第一名的好成绩带出毕业班,把一个个山里娃送进了重点中学、考上了心仪大学。爱心一颗、热情似火,杨晓帅真情守护乡村教育的“微光”,照亮了乡村孩子们追梦的前程。(郝大钊  高景山)

编辑:苏颖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