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娜,张家口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的一名基层社保工作者。在服务窗口,她是耐心答疑的办事员,在直播间,她又是用乡音讲解政策的宣讲人。穿梭于窗口与网络之间,她凭借专业与热忱,将社保温暖送进千家万户。

2021年,杨娜还是社保窗口里重复着“您好”“请签字”的普通办事员。有一天,一位大爷颤巍巍地掏出老花镜,对着政策宣传单页叹气:“啥意思,看不懂哟。”这句话像一颗石子,在她心里漾起涟漪。
“要不试试直播?”同事的随口一提,让她有了主意。她把政策条文抄在笔记本上,用红笔圈出“断缴补缴条件”等高频问题,对着镜子反复练习到深夜。白天在窗口接待,晚上回家写脚本、学剪辑、研究直播话术,成了她的日常。
乡音化春雨,政策润心田
2021年3月的首场抖音直播,成了杨娜打开新世界的钥匙。她攥着写满标记的政策手册,一开口就是熟悉的张家口乡音:“咱今儿不说文绉绉的,就聊聊大伙儿最关心的——没单位咋交社保?断了的能补不?”话音刚落,评论区就涌进两百多人。遇到拿不准的专业问题,她马上就请同事当“外援”,同事赶来补充政策细节,她就在一旁“翻译”成大白话,一来二去,直播间里“听得懂”的好评此起彼伏。

最令杨娜难忘的,是王大爷的求助。那天直播刚讲到社保转移政策,一条焦急的评论就弹了出来:“娜娜,我在外地干了十几年,保险也是在那交的,可人家说我这是临时账户,不能在当地退休,必须转回老家张家口来,这可咋弄啊?”杨娜立即咨询关系转移科,确认流程后,又对着镜头给王大爷画重点:“您先在外地社保APP上申请转移,填咱张家口的接收信息,传完材料等着审核就行,不用跑冤枉路。”
一个月后,大爷养老金顺利到位,特地托人送来感谢信。这件事让她深切感受到:每一次耐心的解答,都可能稳稳托起一个家庭的生活。
冷暖总关情,服务守初心
这条路并非总是叫好,有人在评论区冷嘲热讽:“公务员不好好坐窗口,整天拍视频作秀?”有一次看到“花架子”的评论,她躲在洗手间抹了半小时眼泪,第二天却依旧打起精神,准时开播:“老乡们,今儿咱接着唠社保。”
她在工作日志里写道:“群众有怨气,说明工作有缝隙。”后来干脆在直播里加了“吐槽环节”,收集意见改进服务。渐渐地,理解多了起来,曾吐槽她的大姐特意发来私信道歉。
如今,杨娜仍在窗口与直播间奔忙。四年间,她的个人账号有了8万粉丝,官方账号突破2.4万关注。她说,“社会”是千千万万人,“保障”是沉甸甸的责任,她愿做传递光亮的人,守护每个平凡日子里的民生温度。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