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崇礼区迎来一场雨雪天气,城区秋雨淅沥,高海拔雪场却雪花纷飞,银装素裹的雪道与山下秋景相映成趣,为2025-2026雪季筹备按下“加速键”。
当前,崇礼区2025-2026雪季已正式启幕。全区各大雪场已做足准备,1146台造雪机全力运转。万龙滑雪场更于10月21日率先开板,创下崇礼雪场历史最早开板纪录,吸引各地雪友提前开启“追雪”之旅。作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今年新雪季崇礼以“早开板、好雪质”打响头阵,更将在赛事供给、业态创新、服务优化、安全保障等方面发力,推动“冷资源”向“热经济”转化。新雪季,崇礼如何“宠爱”八方游客?本报记者深入探访,解码这座冰雪小城的“待客之道”。

9家雪场,多元滑雪体验
10月22日清晨,在冬奥核心区,雪如意滑雪场所有造雪机同步“呼吸”,细密的雪雾缠绕着赛道,让这片冬奥遗产转化的土地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银纱。
新雪季的雪如意,早已悄悄完成了一场“华丽变身”:造雪面积新增50万平方米,总面积达到110万平方米;雪道数量增至24条,涵盖初、中、高级不同难度;同步新增2条新缆车、1条魔毯与1条拖牵。全国首个青少年滑雪训练竞技中心即将亮相,占地3000平方米,设有专属VIP俱乐部、能容纳300人的主题餐厅,还有休闲区、午托室,共享学习空间,满足青少年训练与家庭度假多元需求;山顶新增的峰憬餐厅,让家庭客群与度假玩家在滑行后尝到热乎又美味的饭菜。
本赛季,雪如意依然是“竞技高地”。2025-2026赛季国际雪联跳台滑雪洲际杯、国际雪联跳台滑雪女子世界杯两项世界级赛事将在这里拉开战幕,还有4项国内专业赛事同步上演,整个雪季32场赛事连轴转,雪友们在滑雪休闲的同时,还能观看顶尖运动员腾空跃起时的震撼。
“主题活动方面,“日落派对”将延续‘太阳不落,缆车不停’的理念,还将升级舞台效果、音响系统、派对主题曲目等;雪如意·泰格岭地形公园将优化5项设计,打造超过10个亮点必打卡地形,实现‘让公园回归大众回归玩乐’;‘虾滑趣味赛’更是面向所有人,不管你滑得好不好,都能收获满满的快乐。”张家口兴垣体文旅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市场经营部负责人张宇川介绍,雪如意滑雪场计划举办主题活动20项100场,节假日重点开展元旦活动、春节活动,通过音乐演出、挖雪、如意大胃王、抽奖等营造周末常态氛围活动,打造“滑雪+娱乐”“滑雪+音乐”“滑雪+赛事”等的滑雪综合度假目的地。
为了让游客玩得更舒心,雪如意还在悄悄完善细节:新增约1500个车位的停车场和新的便捷卫生间。更贴心的是,雪场引入了教练身份识别系统——扫码就能看到教练的资质,选教练再也不“踩坑”;“冬奥村民专属护照”更是福利满满,持护照的游客能优先坐缆车、享餐饮折扣,每一个小细节,都藏着雪如意的用心。
目前,崇礼已建成云顶、万龙、太舞、富龙、银河等9家国际水准的滑雪场,拥有雪道219条、178公里,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端滑雪集聚区。9家滑雪场距离不远且各有特色,新雪季各家滑雪场也都做了软硬件的升级,为不同游客提供多元滑雪体验。

云顶滑雪公园,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雪上项目唯一一个依托现有雪场改建的竞赛场馆,拥有6条冬奥级赛道。今年11月24日至12月21日的“云顶巅峰赛季”,将迎来2025-2026赛季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等四场顶级赛事,苏翊鸣、谷爱凌等顶尖运动员确认参赛,中国空中技巧队也将压轴登场。除了顶级赛事,在滑雪体验上,云顶滑雪公园升级了公园滑行进阶体系,适应不同难度的玩法;云顶滑雪学校推出特色课程矩阵,让滑雪进阶更高效;日场夜场同步开放,引入萨洛蒙、阿托米克等顶级品牌雪具,商业街区新增20余家品牌,共计百余家商铺,为雪友提供“滑雪+美食”双重体验。
万龙滑雪场作为“早开板代表”,新雪季的每一个细节都透着贴心。园区环境整体进行装饰,新增了多块指示牌。龙宫酒店门口新增的扶梯,方便雪友到达雪场后更快前往雪具大厅,轻松又省力。夜场雪道新增了2条以上,造雪能力得到加强。新增了两个餐厅,一个是主营万龙的小火锅,一个是山顶的咖啡吧。产品服务上,万龙推出“次卡 + 季卡”组合,满足不同人需求:针对儿童的“滑雪+托管”套餐,让家长们放心把孩子交给工作人员,尽情享受滑雪时光。
富龙滑雪场,今年打出“学滑雪到富龙”的主题。为了方便亲子家庭,富龙专门开设了亲子通道,闸机高度进行了调整;划分出的“教学专属初级区”,和大众雪道隔离开来,初学者们可以慢慢练习转弯、刹车。针对第一次滑雪的游客,推出“首滑专属服务”,让你的“首滑”之旅,满是安全感。富龙滑雪地形公园也迎来升级,造雪面积扩至30万平方米,引入的“地形滑雪教学系统”,让你在玩乐中就能掌握滑雪技巧。

同时,各雪场娱雪乐园新增大型雪滑梯、大脚丫爬雪山、乐高小屋等20余项趣味项目,推出“冰雪+温泉”“冰雪+民俗”“冰雪+采摘”融合产品,元旦、春节期间还将举办跨年音乐会、雪地排队、秧歌闹春等系列节庆活动。
精细服务,业态融合“宠粉”
10月21日,万龙滑雪场缆车有序运转,身着各色雪服的雪友如彩绸般滑下,熟悉的“唰唰”声时隔半年再次回荡,早开板的吸引力让各地雪友提前“赴约”。
“我10月15号就来崇礼了,每天都上山看造雪进度,就盼着开板这天!”浙江温州的雪友李甫山清晨6点就背着雪板来排队了。

北京雪友周晗子更是“执着”,等了4天终于等到了开板。“时隔半年再听到雪板划过雪道的声音,我激动得心跳都加快了!”她笑着说,“现在从北京坐高铁来崇礼才1小时,我计划每周都来,把这半年没滑的雪都补回来!”
来自香港的黄伟龙,是个“常驻”崇礼的滑雪爱好者。“这些年我把崇礼当作‘雪季’的家。先说交通,从北京坐高铁过来就1小时,从张家口机场到崇礼也就1小时,对雪友来说非常方便。这里聚集了9家滑雪场,每个雪场都有自己的特色,大家随时能换场地找新鲜感。更关键的是,冬奥会后这里的硬件条件超越了很多日本、欧洲雪场,住宿花费也比国外便宜,性价比高。”他已在崇礼待了6个雪季,今年更是在崇礼安了家,还常向香港朋友推荐崇礼,带更多人来崇礼体验滑雪。
为了让雪友们“轻松赴雪约”,崇礼深入开展“感动游客”十大行动,擦亮“崇礼宠你”品牌。交通网络织得又密又暖,雪场之间的“小循环交通体系”特别贴心,新购置的7辆定制接驳车,车里专门设了雪具存放专区,串联起万龙、云顶、雪如意等雪场,你要是滑够了一个雪场,想换个地方试试,直接实现“无缝转场”。针对北京及周边的雪友,崇礼更是准备了“专属福利”——11月中旬前,将开通从北京首都机场、大兴机场及北京南站直达崇礼的专线班车,让游客出行更加便捷。餐饮上,持续引进优质餐饮品牌,南门涮肉、香楼餐饮等特色美食即将入驻崇礼,并推出热红酒、彩椒咖啡等崇礼特饮。富龙假日、宾丽雅等星级酒店推出接待前置服务,提供“零提重”、全程指引等管家式服务,打通从车门到客房的“最后一百米”。

为给游客提供安全、优质的体验,10月16日起,崇礼已开始紧锣密鼓地为雪季做准备。工作人员集中对各滑雪场的设备设施展开全面检修维保,对滑雪教练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规范服务流程,并且组织所有从业人员开展岗前安全培训,全方位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让各项准备工作都有章可循、落地见效。
新雪季,崇礼将打造贯穿整个冬季的冰雪嘉年华,统筹冰雪赛事、文化展演与群众活动:承办国际雪联U型场地世界杯、全国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锦标赛等10项国际级与10项国家级高水平赛事,让雪友近距离感受顶尖竞技的魅力;组织肖恩怀特单板滑雪联赛、冰雪趣味赛等百余项大众赛事,并融入雪地电音节、冰雪主题微短剧等80多场文艺活动,全面丰富游客多元体验。
此外,崇礼还引入专业力量,启动“专家检查+精准帮扶”专项行动,邀请行业内资深专家深入雪场一线,开展雪场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对新型业态开展全面摸排,聚焦问题隐患提供专业化整改意见,切实把隐患消除在雪季运营前,为游客筑牢安全防线。
专业守护,全周期医疗保障
在崇礼滑雪,“安全”永远是最让人安心的后盾。作为崇礼雪季医疗保障的“主力军”,北医三院崇礼院区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优势,组建了一支由总院长期派驻专家与本院区骨干组成的常态化高水平医疗团队。从滑雪前的预防,到受伤后的急救、诊疗,再到术后的康复,为每一位雪友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该院区整合骨科、运动医学科、急诊科核心力量,由北医三院总院长期派驻的资深专家领衔,组建了实力雄厚的医疗保障团队。骨科与运动医学科配备16名专业医师,其中4位是北医三院总院长期派驻专家,他们在相关领域经验丰富,与本院区骨干医师共同保障滑雪损伤的精准诊治和及时手术。急诊科配备9名急诊专业医师,包括1名总院派驻专家,雪季期间开通24小时急诊门诊、急诊抢救室和院前急救工作,为特殊病人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实行先诊疗抢救后付费。崇礼区120设于该院急诊科,可实现区域急救全覆盖。

目前,医院为一家雪场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并与多家雪场签订绿色通道、紧急救治协议。对于滑雪损伤患者,骨科、运医提供24小时全天候救治保障,雪场转运至急诊科的患者,入急诊室后由骨科或运医专业医师协同急诊医师共同处置,确保早诊断、早治疗、不漏诊。服务优化上,运动医学科在雪季开通节假日及夜间专家门诊、普通门诊,协调放射科开通夜间核磁检查,协调手术室、麻醉科进行必需急诊手术,并开通运动员绿色通道,第一时间进行诊治及救治。
针对危重创伤患者,医院建立了标准化绿色通道响应流程。运动医学科开通北京转诊通道,为康复意愿强烈的患者提供可持续康复指导,还为住院运动员提供营养餐,设有自助机方便伤者获取医用物品。

北医三院崇礼院区不仅关注“受伤后怎么治”,更在意“怎样才能不受伤”,提供“前置预防+后置康复”全周期服务:预防端,通过官方公众号等平台推送科学的运动损伤预防信息;康复端,滑雪损伤患者术后在病房期间,由骨科/运动医学科医师与康复医师共同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有长期康复需求的患者可转至康复医学科病区接受系统康复锻炼,形成“急救-手术-康复”闭环。(邵俊琴 周大伟 李静)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