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杂交谷子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首席专家赵治海,在第三届全谷物创新与发展大会上围绕国家全谷物计划推进、谷子产业发展等议题发言时指出,精加工小米会流失大量营养,经特殊技术生产的小米胚芽米能最大限度保留营养,其B族维生素、矿物元素等微量营养成分比精制谷物高出40%~90%。
当前,全谷物食品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24年底,七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明确2035年全谷物消费比重需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推动全谷物产业发展、助力慢性病防控,为产业发展提供清晰政策指引。
作为全谷物中的“营养佼佼者”,谷子胚芽米优势显著。赵治海介绍,小米有8000年种植史,与人体营养需求高度契合,常吃有助于生成有益肠道菌群。近30年我国肥胖人群激增,与膳食转向精米精面、小米食用减少密切相关,而小米胚芽米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与膳食纤维,尽显全谷物优势。
在品种培育与推广方面,成效已逐步显现。赵治海团队选育的“张杂谷13号”获评国家一级优质米,2023-2025年连续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近3年全国推广面积超800万亩。依托该品种研发的胚芽米发芽率超85%,通过轻碾低温工艺保留营养,搭配大米制成的“二米饭”口感软糯。目前,杂交谷子已推广至14个省(区),通过技术培训有效提升了种植效益。
谈及未来发展,赵治海提出打通推广“最后一公里”,规划十年“三步走”路径。他建议从娃娃抓起,推动校园每周提供2至3次小米留胚米食品,并开展发芽试验科普;同时发挥品种与营养优势,助力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计划,以谷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粮食安全与健康中国双重保障。(郭霞)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