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原县高墙乡沙帽台村,有这样一位第一书记,驻村近十年,他带领村民打新井、建防渗渠、装下水网、建蔬菜大棚,让农民增了收,让村庄变得更美……他,就是阳原县农业农村局驻高墙乡沙帽台村第一书记刘栋。
刘栋回忆刚驻村时,村子里的条件很差,没有下水网,村民的生活垃圾就倒在路边,街道也没有硬化,一下雨就变得泥泞。
“既然来了,就要有担当、干实事,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去。”刘栋说。
为了让村庄更宜居,刘栋制定了“村庄变公园,田园变花园”的村庄整治提升规划。几年间,沙帽台村实施了新打机井、配套旧井、修建防渗渠、安装地下水网、农村电网改造与提升等系列工程;开展了自来水维修、人畜饮水提升工程,主街道、巷道硬化和彩砖铺设路肩,并安装了路灯和垃圾箱;新建了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和文化公园,修建公共厕所3座、改造农户庭院厕所122户,70多户村民危房进行了翻新;新建了村“两委”办公场所、村民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和村卫生室。
看着村庄越变越美,刘栋的心里却没有丝毫松懈,他深知把村民的收入提高了才是长久之计。
如何找到强村富民的硬抓手?几经周折,刘栋于2019年在村里新建春秋蔬菜大棚24个、冬暖棚3个,并配套了蔬菜交易广场和交易平台,建立了大棚种植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为了保证蔬菜大棚如期种植,他动员同事、村干部带头承包经营蔬菜大棚,招来有多年种植经验的返乡人士村承包蔬菜大棚,并订购了优质西红柿种苗,为蔬菜大棚顺利经营奠定了基础。2021到2022年,他再度引资新建蔬菜大棚35个,使全村蔬菜大棚总量达到62个,2024年以每亩3800元的价格全部承包经营,统一种植“帽台红”品牌西红柿和美国“皇后”西芹。
为提升产业水平,2023年,刘栋组织大棚种植户到保定市博野县参观学习,开展了大棚“棚中棚、膜上膜”早种早产试验示范与推广,实施了头茬西红柿、二茬架豆、三茬大白菜的“立体农业”种植新模式,每亩大棚平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单棚最高亩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先后吸引了6名在外打工的本村年轻人回村创业,带动全村40多名有一定劳动力的中老年人及邻村20多群众在“蔬菜大棚基地”季节性打工,年工资总额达到150多万元,闯出了一条“土地流转增收、承包经营增收、入股分红增收、基地打工增收、集体经济增收”的“立体式”增收模式。
2024年村集体收入突破80万元。(记者 马国萍 通讯员 王有东 董桂清)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