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亚华29载坚守乡村教育,从乡村教师到教育管理者、从基层校长迈向党务工作者。
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后,党建引领学校发展,创新构建“三心工程”党建体系: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推行党员教师“1+N”精准帮扶机制,让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教育一线充分彰显;严格规范组织生活,精心打造“师德讲堂”等一系列特色党建品牌;持续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教育帮扶活动,凝聚教育合力。
创建“三维联动”管理模式:领导班子率先垂范,严格执行“一线工作法”,每日全方位带班巡查24个关键时段,确保校园管理无死角;教师团队实施“星级评价”机制,将教学质量与师德考核深度捆绑,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学生管理推行精细化策略,为每个孩子建立“成长档案”,精准追踪其身心发展轨迹,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2019年冬季,连续三周的暴雪致使外县教师无法到岗,本县教师也因道路湿滑难以值晚班,关键时刻,她带领中层干部勇挑重担,化身“全能值班员”,一人负责6个班级的晚自习。次日清晨,她又第一个出现在操场,陪伴学生开启新的一天。近年来,学校各项工作成绩斐然,她个人也凭借突出表现,荣获张家口市师德标兵、张家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涿鹿县优秀乡村教师等多项荣誉。
徐亚华坚信,“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深度共鸣”。面对特殊学生小王,她制定个性化的融合教育方案,为小王建立成长档案,并设计循序渐进的社交训练计划,每周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给予小王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引导。经过半年的悉心培育,曾经性格孤僻的小王最后变得阳光自信。
在她的积极倡导下,学校建立“爱心驿站”,汇聚爱心力量,北京佳讯飞鸿等企业持续6年资助寒门学子,让爱的接力棒在校园中不断传递。
要让农村孩子也能畅享优质教育”,这是徐亚华内心深处的坚定信念,为此,她带领团队精心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体艺教育体系。2015年,她积极推动“阳光体育”工程,创新推出“足球+育人”模式,大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实现全校学生人手一颗足球,每天大课间,激情四溢的“千人足球操”成为校园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还自主研发《快乐足球》校本课程,组建起全县首支农村女子足球队,成功培养出朱佳鑫等省队队员。
29年的教育征程,徐亚华从一名优秀的教学能手逐步成长为卓越的管理者和党务先锋。正如她工作笔记中所写的誓言:“我愿做教育战线的一粒火种,用毕生心血点亮乡村孩子的梦想之光。”记者苏丽霞 通讯员唐金卉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