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周廷秀:涿鹿县卧佛寺村退休教师
在涿鹿县卧佛寺镇,有一位名叫周廷秀的退休教师,他以自己的不懈努力,为家乡卧佛寺村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默默耕耘,书写着动人篇章。
踏入卧佛寺村委会,整洁的院落里鲜花绽放,一块挂在屋门口写着“卧佛寺村历史文化研究会”的铜牌格外醒目。
村里还有历史文化研究会?村里还有历史“专家”?面对记者的疑惑,村书记杨玉亮介绍道:“我们村的历史文化研究会远近闻名,成员既有退休或即将退休的教师、机关干部,也有普通村民。他们各有所长,热爱历史文化,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不计报酬,一心为村里发展贡献力量。”
走进研究会,周廷秀正与会员、村民及假期返乡的大学生们热烈探讨。70岁的周廷秀,身高176公分,体重仅55公斤,身体略显孱弱,可他为家乡挖掘历史、推动发展的意志却无比坚定。
周廷秀回忆,10来岁时,村里文化活动匮乏,听老人们“道古”(讲故事)是他最大的乐趣。每到腊月和正月,他总会跑到村里有名的“道古”能手家中,为了听故事,甚至会耍些“小手段”,送把蚕豆或几根烟。那些烟还是他偷拿家里鸡蛋换来的,为此没少挨父母打骂。也正是从那时起,他对历史萌生了懵懂的兴趣。
上学后,每逢清明节扫墓,老师讲述的先烈故事都让周廷秀着迷,他总会追着询问细节。卧佛寺东部摩天岭山上曾发生过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好奇的他不仅向村里人打听,还前往外村找老干部,探寻战斗的来龙去脉。
随着年龄增长,周廷秀对村里历史文化的热爱愈发深厚。他对村民常念叨的“西梁上打靶了,官地放马了(魁星庙山阻击战)”“马辉司令部”“郭麻子(郭靖云)”等传说典故展开调查挖掘,逐渐弄清楚了其中缘由。
高中毕业后,周廷秀先是在村学校担任民办教师,后调入公社成立的高中,又在柴师民师班学习两年,毕业后回到原高中任教,还担任过多年校长,直至2016年正式退休。
卧佛寺村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文化亮点众多。多年的社会实践让周廷秀深知,历史文化是村子发展的灵魂,挖掘、传承并弘扬它,对村子的全面振兴至关重要。退休后,他全身心投入到挖掘、整理和传承村里历史文化的工作中,并号召、带动其他志同道合的历史文化爱好者,用爱和热情回馈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
在村两委的支持下,2019年,卧佛寺村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周廷秀担任会长。近年来,研究会成果丰硕,完成近二十篇有遗迹或记载可考的论文、十五篇传说故事、二十篇乡愁类文章。其中,一项民俗文化非遗保护项目成功申报为市级非遗,四项申报为县级非遗。卧佛灯会、卧佛灯山和卧佛灯阵等活动在传承中不断发展,深受附近群众喜爱。周廷秀和会员们还手绘了卧佛寺村景点分布图,方便人们直观了解村子。
“近两年来,我们把‘文化振兴如何赋能产业振兴’作为研究重点之一。围绕一些专题,多次邀请县文化界等部门的专家召开专题研讨会。比如,卧佛寺石碾小米已发展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再如,为把文化亮点转化为旅游产业,我们提出创建十三个特色景点的完整方案……我们愿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周廷秀激昂地说。
(河山新闻记者 武殿森 通讯员 郭颖晖)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