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张家口社会

张家口市殡仪馆多措并举倡导绿色祭扫 干部职工坚守一线温情服务获赞誉

2025-04-06 10:28:37  来源:

       清明节期间,张家口市殡仪馆以“绿色低碳、文明惠民”为主线,全员上阵、多向发力,既守牢安全祭扫底线,更以暖心服务传递文明新风,累计接待祭扫群众3.4万人次。全馆干部职工以“群众过节、我们护航”的责任担当,连续一周无休奋战一线,用行动诠释殡葬服务的温度与情怀。


微信图片_20250406100313.jpg


  移风易俗,低碳宣传入人心

  3月以来,为深化殡葬改革,市殡仪馆联合多方力量,在桥西区大境门景区、社区、商场等人流密集区域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形式,工作人员向市民普及绿色祭扫理念,倡导用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环保方式替代传统烧纸习俗。同时,市殡仪馆通过媒体、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无烟祭扫公告》,明确清明节期间全面禁止露天烧纸,关闭祭祀炉,实行“入口处统一收纸、集中代烧”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


微信图片_20250406100315.jpg


  昼夜坚守,温情服务显担当

  4月4日清晨6点,市殡仪馆入口处,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已全员到岗。面对激增的祭扫人流,全体干部职工提前1小时上岗,每日延长服务时间至晚5点,在20余个重点岗位轮班值守,日均步行超3万步;引导员沙哑着嗓子为老年群众指路,主动搀扶行动不便者;骨灰寄存处工作人员日均弯腰存取骨灰盒超千次,仍坚持双手递接、轻声抚慰……“有的同事孩子生病却托付给家人照顾,自己始终坚守岗位。”贺永生副馆长坦言,全馆上下拧成一股绳,只为让群众祭扫更安心。


微信图片_20250406100316.jpg


  全员上岗,筑牢防火安全线

  清明节期间,市殡仪馆全员上岗,严格落实安全措施,特别是防火工作。工作人员全天候值守,加强对祭扫区域的巡查,呼吁市民采用无烟火文明祭祀方式,严格遵守祭扫规定,共同守护绿水青山确保祭扫活动安全、有序进行。为提升市民祭扫体验,市殡仪馆在入口处设立“鲜花换冥币”服务点,市民可用冥币兑换鲜花,免费领取祭祀用品。这一举措既满足了市民缅怀亲人的需求,又减少了环境污染。此外,馆内还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服务,包括免费提供饮用水、休息区、咨询服务等,为市民祭扫提供便利。


微信图片_202504061003161.jpg


  惠民政策,减轻群众丧葬负担

  为进一步减轻群众丧葬负担,张家口市殡仪馆推出多项惠民政策。针对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城市“三无”对象以及无名遗体,殡仪馆免除普通车接运费、火化费、三天以内冷藏费、三年骨灰寄存费及一个普通骨灰盒费用,真正实现“惠民殡葬”。这一政策的实施,体现了殡葬服务的公益属性,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微信图片_20250406100317.jpg


  绿色殡葬,海葬渐成新风尚

  近年来,张家口市殡仪馆围绕“绿色、惠民、文明”的目标要求,大力推广绿色生态葬法。自2011年张家口市首次举办集体海葬活动以来,报名参与海葬的人数逐年递增。截至目前,骨灰撒海的具数已从首年的36具增长至188具。“海葬既节约土地资源,又契合‘回归自然’的朴素理念,逐渐成为市民认可的新选择。”市殡仪馆负责人表示,这一举措已成为张家口文明殡葬改革的亮丽名片。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张家口市殡仪馆干部职工用坚守与温情,将“文明祭扫”的理念化作3.4万次贴心服务。这支队伍不仅筑牢了清明祭扫的安全防线,更用汗水和笑容,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时代的文明光彩。

  下一步,张家口市殡仪馆将在市民政局的领导下,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完善殡葬为民服务举措,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群众对殡葬工作的满意度。同时,继续倡导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理念,推动殡葬改革向纵深发展。(记者 高满阳)

   

编辑:唐文静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