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投运9座全液冷超充站,初步建成覆盖高速公路服务区、热门景区及重点区域的充电服务网络;全市209个乡镇已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近年来,张家口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一方面持续加快充电设施投入,在市区和主要交通节点建设了大量的充电设施,积极推动充电桩向乡镇和农村地区延伸,另一方面增强与高新技术企业深度合作,基于新型高效、智能充电技术,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不断探索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着更便捷、更经济的充电服务,使“让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质量充电”这一构想逐步落地生根。
绿色出行联通万家
郭春明夫妇是“新北京”人,两人是老乡,老家都在张家口赤城县,如今,在北京有了自己的房子,2023年也幸运地摇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车牌,有了新车新家本是一件幸福事,但也会产生新的“问题”。
令他们烦恼的问题是,他们发现无法开新能源汽车回农村老家。赤城东万口乡到最近的京礼高速赤城支线入口70公里,上高速后到有充电设备的服务区再返回来少说200公里路,寒冷的坝上冬季、复杂的道路情况对于他们的“爱车”是一次严酷考验。本以为2024年春节可以带着孩子“暖和和”回老家,但耐不住新能源汽车充电成为了短板。临行前,郭春明接到了家里人电话,令他没想到的是离家10公里范围内的东万口供电所里竟然有着一座国网充电站,可以使用“e充电”A P P进行扫码充电。
这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基础设施建设的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15年-2025年,国网张家口供电公司累计已完成张家口范围内充电桩台数达到963台,初步建成覆盖高速公路服务区、热门景区及重点区域的充电服务网络。
2023年11月13日,市政府发布《张家口市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实施方案》,进一步为新能源汽车下乡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引,方案指出,到2030年,将建成覆盖全市农村地区的充电服务网络,满足新能源汽车下乡需求。
为解决乡村地区充电设施普及程度不足、农村配网基础薄弱、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有限等问题,2024年张家口供电公司积极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按照指导文件意见加快了充电基础设施下沉布局,年内在56个乡镇建设112个交流充电桩,打通充电设施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我市充电设施县乡全覆盖。
公共交通增添含绿量
不止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做足了功课,张家口供电公司在公共交通领域也进一步补强了出行含“绿”量。
冬奥会期间,张家口崇礼赛区赛事保障公共交通车辆全部采用绿色能源,在崇礼区投资了2座公共汽车充电站是赛事活动的重要保障,也是绿色奥运重要组成,受到了国内外记者广泛关注。
位于崇礼南交通枢纽公交站的充电站,是2020年12月投运的冬奥赛事保障基础设施,这座充电站可以为20辆汽车同时提供充电服务。其使用的能源来自于1公里外10千伏崇礼多能互补电站提供的绿色能源,这一理念正契合了2024年34个全国节能宣传周“绿色转型节能攻坚”提出的“新能源汽车充新能源电”绿色出行倡议。
2018年至今,张家口供电公司先后为崇礼公交、张北公交、市区公交新建4座专用充电站,建成8个电动出租车主力充电站。与此同时,积极推动国内领先的I G B T群控群充新技术应用,实现60-180千瓦的功率动态调配,满足各类型公交车辆充电,通过政府、社会等资源完善张家口市充电网络体系建设,逐渐形成了共建共享绿色交通资源。
未来的北方超充之城
2023年9月25日,京藏高速下花园服务区投运首座全液冷超充站,这是河北省的首座超充电站。
从廊坊到张家口旅游的韩女士发出惊讶,“没想到充电5分钟可以续航200公里,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这一全液冷超充电站可以实现800伏高压平台汽车15分钟左右电量从20%增长到80%,效率相较于常规平台,充电时间提升超过60%。
醒目的广告语“一杯咖啡满电出发”让众多到张家口游客记在了心底,甚至有的新能源汽车自驾游客会专门绕道体验快充,这座充电站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红打卡站”。
2024年,张家口地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全面启动,大规模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节示范工程的主战场也将落地张承两地,张家口供电公司在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实现车网互动、建设路网超充等方向持续发力,提出了“让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质量充电”工作思路,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构建150公里高速超充网,将张家口真正建成北方超充之城,全面满足张家口地区电动汽车发展需求。
目前在京藏、京礼高速沿线,大型居民小区已投运9座华为全液冷超充站。根据规划,2025年,该公司还将持续加大超充电站建设力度,计划在高速服务区建设4座兆瓦级超充站(8套640千瓦超充桩),在城市中心和景区分别建设2座超充站(3套640千瓦超充桩),形成张家口城市面状覆盖、高速公路线状辐射的大功率充电骨干网络。
(记者 王宁 通讯员 贾函 摄影 张岩 王楷南)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