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至29日,“世界的‘香格里拉’民族团结的家园”网络主题传播活动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举行。连日来,网络媒体达人和记者们分别走进香格里拉市建塘镇金龙社区、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化馆、香巴拉民族团结主题公园、尼西乡汤堆村等地,深入了解香格里拉多民族团结互助、多元文化共融的美好故事。
金龙社区外景(9月27日摄)。新华网发(供图)
在金龙社区,多民族家庭占半数以上,社区通过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讲好红色故事、传承保护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式,使文化融入各族群众日常生活,推动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创新发展;通过构建互嵌式社区并积极开展文化活动等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不断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形成团结稳定、和谐包容的社区环境。
游客在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化馆观看摄影展(9月27日摄)。新华网发(高晨晨 摄)
来到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化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摄影联展、影像放送、历史展陈将迪庆州多彩的民族文化娓娓道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和共创共享民族团结进步之果的生动实践跃然眼前。
位于香巴拉民族团结主题公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9月28日摄)。新华网发(供图)
作为茶马古道曾经的必经之路,尼西乡汤堆村如今呈现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良好发展态势。据了解,2020年,汤堆村通过成立公司,将零散的黑陶制作业态整合起来,形成了完善的产业体系,吸纳多民族群众共同参与生产。同时,汤堆村依托“非遗进校园”推动黑陶技艺传承,创新产品设计拓展市场,引入新技术提升工艺效率,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拓宽销售渠道,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目前从业人员约有150余人,黑陶总产值已突破1000万元。
尼西黑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正在制作黑陶(9月28日摄)。新华网发(高晨晨 摄)
游客在汤堆村游览(9月28日摄)。新华网发(高晨晨 摄)
此外,汤堆村大力发展尼西鸡养殖主导产业,做精尼西洋芋、小米辣、食用菌、尼西苹果等高原特色农产品,逐渐形成了从种植养殖管理、产品加工到销售渠道的闭合产业链条。2024年,仅尼西鸡总产值便突破2000万元,更多农户从产业发展中获益。汤堆村还通过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6个、乡愁馆11个,实现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深度融入生产生活,并推动形成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同进步的局面。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