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客户端报道 2023年5月,河北在全国率先推行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让公共资源交易更加公平透明。本届数博会上,聚焦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了新路径、新方向。
在10月17日上午举行的"智赋交易·协同共赢"远程异地评标实践路径与创新方向专题沙龙上,来自全国的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专家和学者围绕拓展远程异地评标应用范围、探索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新路径、新举措展开了深入研讨。
今年3月1日起,河北明确规定,全省所有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项目,全面采用专家场地"盲抽""盲定"的远程异地评标模式,让公共资源交易更透明、更高效。今年1至9月,全省完成省内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6874个,同比增长401.01%。
国泰新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智慧交易研究院总经理 陆建:
河北这个"双盲"评审在行业之内还是比较有影响力的,我们也建议,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一个就是将原来的"双盲"评审在省内的评审去拓展到跨省的这样一个业务。第二个就是接下来就是考虑智能化的提升,包括比如说AI评审、智能化的见证,还有场地的智能化的协同等等这些维度上,都可以去进行综合的考虑。
10月17日下午,公共资源交易数智化应用交流活动举行,石家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分享了各自在公共资源交易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创新实践经验。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布宁辉:
推动这种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的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改变我们招投标过程中的生产关系,促进我们的市场环境的开放、阳光、公平、高效。
活动现场,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等部门还发布了"AI交易助手"和"AI资信智能评审系统"两项河北招投标数智化重要成果,助力公共资源交易过程更透明、结果更公正、效率更高效,也标志着河北省人工智能与公共资源交易融合迈向新阶段。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资源交易研究中心主任 王丛虎:
其实也是想通过这个方式来推动河北省的公共资源交易,尤其是包括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的"人工智能+"的场景的落地,所以也是代表着响应国家号召来引领全国各地。我觉得,河北这一次应该说已经开始站在这个政策执行的前沿阵地,来引领全国,来落实国家政策。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