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 金山岭长城一期保护修缮工程将完工

2025-10-17 15:37:30  来源:河北新闻网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整合了沿线15个省区市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好长城文化遗产,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首要任务。位于河北滦平县的金山岭长城,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

  从2021年开始,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金山岭长城实施了保护展示工程,目前已进入尾声。保护性修缮如何修?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又给当地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01

  金山岭长城一期

  保护修缮工程即将完工

  保护性修缮 重在排除风险

  城墙历经450多年风雨侵蚀,受损严重。北侧一处2米高的垛口墙已所剩无几,马道地砖残破,部分区域两层地砖全毁,下部石块和夯土裸露。专业人士介绍,此次保护性修缮不是要复原原貌,而是要通过抢险加固,防止这些病害进一步扩大。

  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 修旧如旧

  修缮采用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修旧如旧。工人们做到原样原位保留,对文物最小干预。

  正是处处谨小慎微,严格遵守传统工艺,一个工人一天只能修缮2平方米的面积。而正是这种笨办法,慢功夫,才能真正做到修旧如旧,保持长城古朴的风貌。

  无人机吊装物料 省时省力

  坚守传统工艺的同时,也有高科技装备辅助修缮。和2021年修缮工作刚启动不同,那时所有的物料都要靠马背人扛往上运。

  如今无人机5分钟内就能飞到,一次可以运送100斤的物料。精准高效,又省时省力。在科技的助力下,长城的保护也从被动抢险向预防性保护转变。

  科技助力长城预防性保护

  天津大学科研团队目前已完成8000多公里的明长城全线实景三维扫描,通过精确到微米的三维建模,不仅可以发现肉眼难以发现细小风险隐患,还能复原敌楼等关键设施的原貌和功能,助力长城文化科普。

  科研团队还加入土样检测和气候分析的大数据,借助人工智能分析,绘制出未来几十年的长城侵蚀高风险地图,为长城预防性保护提供科学精准参考。

  最小干预原则 丰富旅游体验

  为了丰富游客体验,金山岭长城今年首次推出夜游长城项目。通过在步道临时布设充电的可移动光源,让游客夜爬长城赏月观星,在保护长城的基础上,方便游客夜爬长城,观星赏月。正是不断创新这样的旅游产品,金山岭长城游客数量逐年递增,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慕名而来。

  01

  长城“活”起来

  百姓富起来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带动了整个河北滦平县文化旅游快速发展。2024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次超900万,较2019年增长超300%,旅游综合收入近120亿元。古老的文化遗产,正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沿线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致富路径和幸福生活。

编辑:苏颖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