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9月19日讯(见习记者李畅)今天下午,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主办的2025中国建筑节能协会零碳园区项目授牌仪式暨零碳建筑与园区技术研讨会在雄安新区举办。会上,主办方为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雄安创新中心”)颁发“零碳园区”证书并授牌,这是全国首个以国标评定的零碳园区。
9月19日,2025中国建筑节能协会零碳园区项目授牌仪式暨零碳建筑与园区技术研讨会在雄安新区举办。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李畅 摄
雄安创新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9.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科研及产业、试验检测、会议展示用房和地下空间。目前,该园区已获得国家部委及行业奖项荣誉31项、省市及雄安新区奖项荣誉22项。
雄安创新中心项目立足国家“双碳”目标,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积极探索能源供应清洁化、能源利用低碳化、能源配置柔性化和园区管理智能化,建设清洁节能低碳、负荷柔性互动、电碳协同交易、园区智慧运营四类典型示范,打造国际领先的“直流零碳建筑与绿色智慧零碳园区”。
与传统园区建筑相比,雄安创新中心在基于复合式供能技术的清洁冷热能源站、最大规模的全域直流系统、多系统协同的园区智慧运营一体化平台等技术上实现了创新,构建了内部降碳、互动降碳、市场降碳和运营降碳的多维度降碳技术体系,实现全电零碳建筑和零碳园区,为园区零碳转型提供实践样板与示范路径。
授牌仪式现场。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李畅 摄
此外,该园区还构建了标准化设计、模块化产品、套餐化定制的推广应用体系。该体系具有纵向深度足,横向覆盖广的特点,可适配产业园区、社区、企业等各类不同对象,打造可生长、可测量、可推广的生态型解决方案,支撑园区智慧低碳转型,对工业、能源、城乡建设等多领域协同降碳具有重要意义,服务“双碳”目标的实现。
此次评定主要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组织起草的《零碳建筑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该标准结合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气候特点、建筑用能特性和低碳技术发展趋势,明确了建筑碳排放计算边界、范围与方法,首次科学界定了低碳、近零碳及零碳建筑/区域,为推动建筑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提供了关键支撑。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