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牵住“牛鼻子”,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作用持续显现——目前,央企在雄安设立各类分支机构超300家,4000余家北京来源企业在新区扎根创业,疏解模式持续革新,不断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靠前服务,让高质量疏解有“速度”。疏解企业来雄安,异地迁移是首要问题。为此,雄安新区专门出台行动方案,围绕迁移过程中涉及的企业登记、涉税业务、公章备案、公积金等6个环节,定制化推出“一件事”经办、“简易化”速办、“分节点”协办,实现“一键迁移”和“无感畅办”。同时,通过建立完善“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跟到底”全流程服务工作机制,打通服务疏解“最后一米”。一系列主动靠前、细致周到、用心用情的服务举措,让疏解企业更放心,也更安心、更舒心。
雄安新区安居保障房再次迎来首批疏解央企之一的中国中化132名员工正式入住
以人为本,让高质量疏解有“温度”。走进雄安新区,从住房到教育,从医疗到生活,幸福感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新型住房制度,健全“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住房供应体系,充分满足疏解人员多样化居住需求;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贷款全面实现“京雄同城化”;上线“京籍疏解人员随迁子女转学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便利转学服务,等等。细微之处的暖心举措,让“来到雄安,如在北京”成为越来越多“新雄安人”的共识。
广纳贤才,让高质量疏解有“力度”。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雄安新区自从成立以来,始终把人才作为发展的核心资源,通过一系列创新政策和活动,积极营造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8年来,“雄才十六条”深入实施,雄安人才发展集团等一批人才平台挂牌成立,北京海外学人中心雄安中心挂牌运营,雄才学院、雄才网、雄才码等10多个服务场景落地……截至目前,雄安新区累计发放“雄才卡”1.6万余张,3400余名应届毕业生按月领取生活补贴,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在雄安放下行囊、成就梦想。
链式发展,让高质量疏解有“精度”。随着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的新阶段,雄安新区坚持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大格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以中国星网等央企为龙头,成立运行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集聚空天信息领域企业60家。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独角兽企业梅卡曼德迁址落户。10余个产业创新平台和31栋主题楼宇加快资源导入……通过搭平台、给政策、优服务、创条件、造场景、营环境,人心向往、要素汇聚、合力共建、共同发展的创新“强磁场”正加速形成。
从迁入到安家,从宜居到宜业,雄安新区通过持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品质,为疏解企业和疏解人员构建起“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全链条支撑。期待更多“安家落户”的故事在这里精彩上演,让“未来之城”更加妙不可言、心向往之!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