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红色牌子放在总咨询台和分咨询台醒目位置,但窗口前冷冷清清。自2022年设立以来,这些窗口累计受理35起群众诉求,年受理量从最初的十几起逐年递减,今年1至8月仅接到1起,“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缘何无事可办?
常规窗口托住需求
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中了我市多个政府部门的服务窗口,135个办事窗口承载着610项政务服务事项,不动产登记、公积金办理等高频业务区里,来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有的在窗口办理业务,有的在排队等候,有的在咨询事项。
“窗口办事效率非常高,服务很有耐心,整个办理过程非常顺利。”市民孙先生从取号到办完房产过户,不到一小时便顺利离场,“效率高、服务耐心”成了他对常规办事窗口服务的直观评价。
“工作人员很有耐心,带着我一步步操作,帮我梳理材料,理清流程,很快就办好了业务。”在办税服务厅居民王先生感慨地说。
当常规办事窗口能稳稳接住群众的需求,群众办事顺畅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自然变得冷清了。
闭环机制硬核支撑
“我们通过闭环处置工作机制,全程跟踪督办,杜绝推诿扯皮。”市政务服务中心运行监管科副科长刘源说道。
市数政局运行监管科手握“制度性赋权”,统筹着驻厅单位的协调管理,构建起“登记受理——调查核实——协调解决——跟踪落实——监督反馈——存档留存”的全流程闭环。
曾有市民陈先生因公积金业务回单黑白盖章被外地银行拒认,窗口工作人员迅速联动公积金部门找症结,几番协调让购房事宜峰回路转。如今,全国一网通办让纸质证明成了过去式,类似问题已彻底化解。而清单化管理、全程留痕的制度,更让责任人员不敢懈怠,倒逼一线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仅能够有效维护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我们从源头上查找并改进政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他们提供有温度的‘兜底服务’。”刘源说。
业务流程再造升级
近年来,市政务服务中心主动求变,通过分析高频问题、共性堵点,逆向追溯问题根源,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和升级,避免了大量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最初,高频事项中“证明难”是群众反映的集中痛点——忘带证件、丢失合同往往让办事卡壳。市数政局对症下药,推动“无证明大厅”专项行动,开发“无证明系统”,营业执照、结婚证明等一大批证明材料通过数据共享直接取消,群众往返跑腿的麻烦少了,反映此类问题的自然就少了。
不仅如此,首席政务服务帮办专员提供个性化辅导,“双休日不打烊”解决工作日没时间办事的难题,“云帮办专区”让远程群众也能享受视频导办服务……一系列创新举措像春雨般浸润着政务服务的每个环节,让“办不成”的例外逐渐变成“高效办”的常态。
如今,“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冷清,早已不是服务缺位的信号,而是政务服务质效提升的勋章。它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市城市治理从“兜底服务”到“主动优化”的进阶,更折射出一座城市以民为本的温度,和持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赵娜)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