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投用的石家庄市第五医院。 记者 王兆伟 摄
手握柳叶刀,在心脏细密的血管中游走、划动……一周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主任史艺带领团队,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接力完成了多台高难度的心脏手术,为多位石家庄患者送来“心”希望。
“不用出石家庄就能看北京名医真是太方便了。”患者吕红娜高兴地说。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标尺之一,人人健康、人人幸福,是百姓的期盼。
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契机,精准对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加快市属医院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医疗资源扩容提升、推进医联体建设,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让群众就近享受高效、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构建起牢固的健康守护网。
一个个与百姓健康息息相关的新成就、新举措,转化为了百姓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凝成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健康答卷”。
打造区域医疗高地
群众健康有“医”靠
又是一个星期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心律失常科诊区外,出诊时间还未到,早有患者排队等候在11诊室外。
“今天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学斌医生出诊,他是咱们国内知名的心律失常专家。我本来打算去北京找他看病,知道他每周一都在石家庄坐诊后,就改变了计划,预约了他在石家庄的专家号。”患者雷先生对记者说。
少了跑远路、挂号难、异地就医治疗成本高的麻烦,现如今,不用出石家庄地域就能问诊北京专家,已经成为石家庄百姓就诊新常态。
“石家庄鼓励和支持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与京津高水平医院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形成了‘小手拉大手,跟着巨人跑’的良好发展态势。”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宋莲芳说。
今年是石家庄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合作建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第三年,同时也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两周年。这些年,石家庄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高端对接交流如火如荼,全市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全方位提升,医疗资源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依托北京优质医疗资源,我们重点打造优势学科,形成了以呼吸与胸外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四大疾病诊疗中心为引领的特色学科群,组建了41个由北大人民医院专家领衔的多学科诊疗团队,开展了159项新技术、新项目,设立了99个特色专病门诊,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得到跨越式提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米杰说。
除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还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共建了2所医院,与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天津市安定医院等京津名院开展高水平合作项目21个,柔性引进564位京津知名专家常驻石家庄,23名京津专家直接参与医院科室管理,建成5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1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3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依托京津优质的医疗资源,市级医院的诊疗水平显著提升,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持续提升,区域人才高峰和医学高地正在加快形成。
“石家庄将继续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依托京津合作项目蓄势蓄能,实现医疗服务能力和品牌效应‘蛙跳’式跃升,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宋莲芳说。
医疗资源扩容提升
夯实健康服务“基石”
夏日清晨,清风微拂。走进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综合院区,宽敞明亮的就医空间、齐全的医疗设备、人性化的服务设施,让人眼前一亮。
“我第一次来新院区就诊,体验感很舒心。”家住附近的患者孙力说,舒适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先进的设备,都让他能更加安心、放心诊疗。
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综合院区是市重点工程项目,今年7月投入使用,它的全面开诊,显著提升了医院的急诊急救和综合救治实力,满足了医院周边居民的就医需求。
医疗资源是构建群众民生健康福祉的重要“底座”。石家庄市立足实际优化布局,在医疗资源扩容升级上重点发力,为百姓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和功能优化,石家庄向二环外布局了4个市级医院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全部被纳入了《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除了已经投用的市第五医院综合院区外,其余项目都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石家庄还在周边县(市)实施建设了一批县级医院改扩建和能力提升项目,不断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目前,井陉县中医院新院区、行唐县中医院新院区等项目已竣工投用,栾城人民医院、深泽县医院项目实现主体完工,藁城中西医结合医院、晋州市中医院等项目基本竣工。
倾听民之意、关注民之忧、化解民之困,石家庄持续提升公立医院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就医需求,增进健康幸福的厚度。
全市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开展多学科诊疗和床旁结算,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实现30分钟精准预约;34家医疗机构为居家康复人群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上门护理服务项目80余项;依托区域医疗影像平台,石家庄实现了市县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医学影像集中存储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市25家医疗机构开设了麻醉、疼痛、药学、健康管理等新型门诊;10家医疗机构开设了午间门诊、夜间门诊等不同形式的延时门诊,为患者提供陪护、陪检等服务,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石家庄还积极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等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立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模式,提升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服务能力,高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布局均衡化。全市打造城市医疗集团4家、专科联盟10家、市级区域诊疗中心(含中医)8个,16个县(市、区)建成了24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
现在,群众小病小痛不用再跑大医院,就近就能看好。即使患大病,也可以通过远程医疗,在“家门口”享受上级医院优质的医疗服务。
依托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石家庄医疗资源和基层协作越来越紧密,全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幸福指数不断上升。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健康生活“触手可及”
民生工作有“温度”,百姓幸福才有“热度”。
暑假期间,市民龚雪带着女儿来到中山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询问,第二针剂的免费HPV疫苗什么时候可以接种。“孩子接种的HPV疫苗,都是政府免费提供的。今年4月中旬,孩子已经完成了第一剂次的接种。”
龚雪口中的免费HPV疫苗是石家庄2025年为全市14周岁女孩免费接种的国产二价HPV疫苗。石家庄已连续4年将“为全市14周岁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用心用情推进,提高了全市女性宫颈癌防治知识和HPV疫苗接种知识知晓率和覆盖率,构筑起全市女性宫颈癌预防屏障,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民生一小步,幸福一大步。把人民的健康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幸福感”扛在肩上,每一项民生实事的“兑现”,都推动着石家庄百姓健康幸福指数的不断攀升。
石家庄连续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筛查,同步建立学生电子健康档案,保障青少年儿童脊柱健康;启动结直肠癌免费筛查项目,计划为10万名45至74周岁常住居民提供筛查服务;连续4年将“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全市筛查覆盖率达99.4%……
0至3岁婴幼儿被视为社会“最柔软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按照“政府引导、普惠优先、市场运作、多样发展”的工作思路,石家庄不断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扩大托育服务供给,提升“幼有所育”服务水平,以“小托育”托起“大民生”。
全市共确定了市级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97家,54家被确定为省级试点,实现了23个县(市、区)试点全覆盖;在全省率先研发婴幼儿照护服务信息平台,积极探索“互联网+托育服务”;获评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示范城市,全市备案托育机构838家,备案托位数4.2万个……随着石家庄托育发展体系的逐步完善,更多婴幼儿家庭将享受到更优惠更高质量的照护服务。
时间的书页不断掀开,每一项惠民利民实事的“兑现”,都让健康福祉润泽百姓。石家庄积蓄磅礴动力,以奔跑的姿态,努力推动着全市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记者 李莉雅)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