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国轩电池有限公司车间。人民网记者 李兆民摄
唐山市因煤而建,因钢而兴,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其发展曾面临资源能源趋紧、节能减排任务加大的困境。如今,唐山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已涵盖电池材料、电池装备、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光伏、风电装备等完整生态。
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全链条布局并非偶然,而是依托传统工业积累的雄厚制造基础、完善的物流网络和产业工人储备,唐山在新能源赛道实现了“弯道超车”。
近日,人民网“行进中国”河北调研采访团走进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一探当地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无人操作车间内机器人正在运送产品。赵亮摄
走进唐山国轩电池有限公司车间内,机械臂正以毫秒级精度组装磷酸铁锂电池,AGV机器人穿梭运输物料,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2016年落地唐山时,我们的产能仅为1GWh,而这个项目投产后,总产能将达30GWh。”唐山国轩营销总监王雄斌的话语中透露着自豪。“平均不到两年建成一期项目的速度,见证了企业在唐山这块土地上的裂变式成长。”
唐山能源集团特来电智能充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人民网记者 李兆民摄
唐山的新能源重卡正在充电。唐山能源集团特来电智能充电设备有限公司供图
“特来电在唐山不仅部署了覆盖广泛的智能充电网络,更设立了重要的生产基地,确保我们对本地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和高效服务支撑。”唐山能源集团特来电智能充电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龚飞表示,正是这种本地化的智能充电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传统重卡的高污染问题,并通过规模化、智能化的运营降低了用户的综合使用成本,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工作人员正在调试充电桩。唐山市丰南区委宣传部供图
根据唐山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2025年底,唐山市将基本建成车桩相随、智能高效、覆盖全域的充电网络,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当新能源重卡在厂区间穿梭,当智能充电桩遍布城乡,当电池产能持续攀升,唐山正以“新”能源重塑产业形态,以“新”动能激活城市未来。(冯亚涛、李昊洋、李兆民、朱延生、杨文娟、祝龙超)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