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高质量发展丨企业“智变”的澎湃动力从何而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服务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

2025-07-25 18:18:37  来源:秦皇岛新闻网

  秦皇岛日报 记者何春雷

  7月12日,记者走进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的净化车间,一片片薄如蝉翼的石英摆片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精准流转。公司董事长卢勇拿起其中一片向记者介绍:“这款产品的防震抗冲击力比传统产品增强了一倍左右,靠的就是持续的创新。”

  不久前,天问二号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开启深空探测新征程。其上搭载的4款产品来自星箭公司,其中这款石英摆片为全新产品首次应用,成为企业25年来为中国航天提供2000多万片特种玻璃、无一质量差错的又一见证。

  从“神舟”到“嫦娥”,星箭公司的“小巨人”成长之路,也是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秦皇岛经开区”)产业向“高”攀升的跃进之路。

  “秦皇岛智造”的突破不仅闪耀于太空,更挺进深邃海底。在中油宝世顺(秦皇岛)钢管有限公司厂房内,一根直径610毫米、闪烁着特殊金属光泽的双金属复合管引人注目。公司副总经理茹翔道出它的不凡:“这是‘镍基合金+抗酸碳钢’的‘中国方案’,专为征服深海极端环境而生。”

  面对深海高压、高腐蚀的“天堑”,中油宝世顺联合国内顶尖力量,历时一年攻克异种材料焊接的世界性难题,成功实现深海高端复合管材国产化,一举打破国外垄断。这项“秦皇岛智造”的突破,为我国深海油气资源的安全高效开发提供了坚实的装备支撑。

  如果说星箭公司和中油宝世顺代表了向“高”攀登、向“深”拓展的硬核实力,那么金风科技北方海上风电产业基地的建设则勾勒出向“绿”转型的壮阔图景。

  7月14日,在秦皇岛经开区东区的金风科技秦皇岛北方海上风电产业基地一期项目现代化厂房内,机器轰鸣,工人正在加紧生产。7月底,将有两台风电设备在此下线。

  金风科技秦皇岛专项工作组产业基地项目经理罗丹介绍,项目紧邻山海关码头,按照“一区四园”空间结构规划布局,其中一期海上风电机组总装厂占地76.33亩。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北方区域最大的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和新能源装备出口基地,渤海湾的“风”将点亮更多城市的灯。

  “从开工到具备投产条件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这得益于秦皇岛经开区的优质营商环境。项目建设中,职能部门深入现场协调解决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有效推进了进度,给了我们充足的发展信心。”罗丹说。

  为助力项目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秦皇岛经开区专门制定出台《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3.0行动方案》《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工作方案》等文件。

  通过创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竣工即发证”等便企机制,对企业拿地、建设、投产各环节进行精准指导服务,最大程度压缩时限,形成全链条闭环管理。

  企业创新的澎湃动力从何而来?答案清晰写在政府服务的主动变革里。

  去年8月,星箭公司急需新建原材料库。秦皇岛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和城建委立即联合赴企专题调研,随后采用“极速审批”模式,从申请立项到发放项目用地不动产权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仅用54天,创下经开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最快纪录。

  “极速审批”模式是秦皇岛经开区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创新的新实践。区行政审批局与城建委组建专班,通过“点单式服务”、模拟审批、容缺预审等方式,实现“拿地即开工”。

  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上,该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我们努力打造极简申报、极速审批、极致体验、极效落地,成效显著。”秦皇岛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局长田小军表示,目前新立项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办结,平均用时从过去的400多天减至200天以内。项目验收时间由9个工作日缩至2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由3个工作日缩至1个工作日,验收效率整体提高75%。

  根植于这片日益优化的创新沃土,秦皇岛经开区主导产业正加速“智变”、集群壮大。哈电重装的核岛设备整装待发,晟成光伏的层压机远销海外,中信戴卡的铝车轮装配在全球每三辆汽车中就有一辆……专精特新企业如繁星涌现,192家高新技术企业、109家区域创新平台构筑起强大的创新矩阵。

  今年1月至4月,全区五大主导产业集群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6.52亿元,同比增长1.8%;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正是“制造”迈向“智造”、服务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有力印证。

编辑:荣洁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