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汽车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清水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张垣发现

蔚州玉皇阁:明初建筑艺术重要实例

2018-07-20 08:44:53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张垣风物之国宝传奇 

  以大马群山为界,张家口市被分成坝上坝下两个自然区域,这也成就了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相互碰撞和交融,为今天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认为,这里是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和河套文化汇聚、融合的三岔口。作为河北省的文物大市,张家口现存各类文物遗存7900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0处。全市各级馆藏文物截至2010年底共1.8万余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500余件。被誉为“地下艺术长廊”的宣化辽墓,保存最完好的古驿站鸡鸣驿城,宏伟瑰丽的元中都遗址……散落在张垣大地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就像一个个生动的文化符号,衔接起一幅敞开的历史画卷,为我们揭示出远古至今的沧桑变迁,它的博大、深邃和隽永为张家口增添了非凡的魅力。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王瑾涧通讯员张武

  数百年来,蔚州玉皇阁历经风雨剥蚀,依然完整地矗立于高高的城垣之上,现存仍为明代建筑风格,表现出了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是研究明初建筑艺术的重要实例。

  雄踞城垣

  5月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蔚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批复中指出,蔚县历史悠久,古城形制独特,风貌保存较好,文化遗存丰富多样,古代建筑数量众多,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蔚县众多的古建筑中,玉皇阁拥有重要地位,也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好景点。蔚州玉皇阁又称靖边楼,位于蔚县城北城垣上,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皇阁建成已有600余年历史。明洪武十年,蔚州卫指挥史周房将蔚州土城改建为砖城,辟东、西、南三门,正北无门建玉皇阁一座,与三门遥相对峙。据《蔚州志》记载,昔日城垣有楼阁24座,独此楼最为弘整高峻,雄伟壮观。

  蔚州玉皇阁坐北朝南,总面积为2022平方米,分前后两院,依次为天王殿、玉皇阁正殿,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前院天王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东西正禅房各三间,东西下禅房各三间。天王殿两侧分别有角门,通过十八步石砌台阶进后院山门,直通正殿。正殿分上中下三层阁楼(面观三层实际两层),均面宽五间,进深四间,三重檐歇山硫璃瓦顶。大殿用柱36根,柱上有精美的斗拱。整个建筑木架油饰,彩绘为“和玺”、“苏式”图样。

  大殿正脊为琉璃花脊,两端砌盘龙大吻,脊上为琉璃八仙人,边脊砌大吻跑兽,四角脊梢装有兽头,下悬铁铎,微风吹拂丁当作响,气势非凡。

  大殿外观三层,实为二层,在第二层楼阁的中间又向四外兀突一檐,下设游廊一周,游人顺游廊四顾,山川阡陌,尽收眼底。

  大殿内,正面(北面)塑有玉皇大帝神像,墙壁上绘制有大型人物壁画“封神图”。在玉皇大帝塑像两侧的墙壁上,绘制着五元大帝及王母娘娘。东西两壁上绘有“三十六雷公”。帝王威严,雷公狰狞,侍者秀目,场面宏大,色彩艳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楼前月台东南角建有钟楼,西南角建有鼓楼,均为重檐歇山布瓦顶。


[!--empirenews.page--]

  屡次重修

  登上蔚州玉皇阁四顾,可北俯壶流玉带,南眺山列翠屏,西瞻晚霞生辉,东望紫气冲来。正是“凭栏且放看山眼,身到云霄最上重。”

  蔚州玉皇阁,历史悠久,饱经沧桑,蔚县人民对它情有独钟。资料显示,玉皇阁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历代屡次修整,现存重修碑七幢。此外,梁上还钉有长方形木匾三块,分别为:康熙廿二年,乾隆廿九年,光绪廿三年重修匾。

  阁楼前出廊内立有石碑八幢,其中重修碑七幢,分别为:万历四十二年,康熙五十八年,乾隆四十六年,光绪二十二年,光绪廿三年(两块),道光廿五后重修碑记。从此阁重修次数之多,可见对其重视之程度,亦可见其历史文物价值之高。另一幢是《天仙子》词碑,这是深受后人推崇的极有艺术价值的一幢石碑。

  数百年来,蔚州玉皇阁历经风雨剥蚀,战乱兵灾,虽几经修建重建,依然完整地矗立于高高的城垣之上,现存仍为明代建筑风格,表现出了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是研究明初建筑艺术的重要实例。

  如今,蔚州玉皇阁经过修葺,焕然一新,是深受游客喜爱的一个景点。


[!--empirenews.page--]

  古城屏藩

  蔚州玉皇阁又叫靖边楼,顾名思义,是安靖边防之楼。它作为蔚州铁城之一角,与东西南三门之三楼并峙,成为蔚州古城的屏藩,起着了望敌情、防御外侮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处胜景,古今名人墨客多来游览,并留下很多名句和匾额,为蔚州玉皇阁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秋,山西右参议苏志皋曾到此游览,留下“天仙子”词一首:“青帝祠前赤帝祠,步虚声里梦回时,羽轮归去鹤书迟。山吐月、水平堤,冷冷玉露湿仙衣。”后镌刻于碑,立于正殿前廊。

  词碑保存完整,为青石琢成,高1.9米,宽0.9米,碑顶呈弧形,座为龟趺。《天仙子》词石刻为行草,字大如升,用笔流畅自然,字体飘逸潇洒,风格豪放,颇具书法研究价值和古诗研究价值,亦为历代文人墨客拓摹学习的文化艺术珍品。

  据说历代名人如徐嵩年、李予望、苏大迷等,都曾留有赞美玉皇阁的诗句或匾额题字,可惜,战乱中多遭损坏。

  现在看到的上阁楼正中悬饰的“玉皇阁”横匾,是张苏于1983年题写的。下阁楼正中悬挂有班开明1983年书写的“靖边楼”横匾。

  1991年,县政协会同县政府恢复玉皇阁的匾林,特请县内外书法名手题写匾额、楹联。有“雄姿千秋”、“历古阅今”、“槛外云归”、“云蒸霞蔚”、“目穷千里”等匾额,在阁楼檐下悬挂,使古老的建筑焕发青春,愈加壮观。

编辑:荆丽娟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