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汽车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清水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张垣发现

上葫芦村:风韵古村芦苇青青

2017-05-22 09:36:30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上葫芦村:风韵古村芦苇青青 几百年前留下的南堡门
几百年前留下的南堡门

上葫芦村:风韵古村芦苇青青 端午节未到,村民已开始张罗采苇叶包粽子
端午节未到,村民已开始张罗采苇叶包粽子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如期而至,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包粽子成了不少人的一件重要事情。包粽子的原料当然少不了苇叶,然而在张家口地区种植苇叶的地方却很少。

  位于涿鹿县城西15公里、桑干河南岸的上葫芦村,地处半山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充足的水利、土质条件特别适合芦苇生长,这里芦苇种植历史已有上百个年头。上葫芦村的苇叶宽而长,香味浓郁,每年临近端午节,宁静的芦苇地就会热闹起来,本地村民在芦苇地采苇叶,外地收购商在地头起称重装车。苇叶不仅供本村人享用,还远销延庆、大同、张家口、宣化等地。

[!--empirenews.page--]

  记者 李晓利 通讯员 温靖 郭颖晖

  1

  5月15日,洁净的天空漂浮着几朵淡淡的白云,温暖的阳光弥散着几丝慵懒和安详。从涿鹿县城出发,驱车沿县道向西行驶,途经西二堡村,十字坡村,长疃村,全程约半个小时就到了上葫芦村。

  上葫芦村的三面,矗立着一座座巍峨的高山,村庄就镶嵌在连绵群山之间,安静祥和。极目远眺,远处的山峦,近处的果林,满眼皆绿。

  上葫芦村距武家沟镇政府2.5公里。村西南是笔架山,村东北是黄羊山,东接保垈镇下葫芦村,南临溪源村,西与马家湾村相邻,村北是长疃村。长溪公路穿村而过,大秦铁路村南通过,全村总面积9107亩,其中耕地面积1371亩,林地面积844亩。全村现有570户,1552人,是武家沟镇第二大人口和种植村,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为主,香椿、芦苇、大枣、杏扁是村里的特色产业,它也是涿鹿县香椿和芦苇的主要产地。

  上葫芦村,是涿鹿县远近闻名的芦苇种植村。

  从村委会出来,沿村里的沙石路步行向东南方向走去,穿过杏扁林,香椿地,然后看到的就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地,一人多高的苇叶在风中曼妙荡漾。

  上葫芦村一直都种有芦苇,这片芦苇已经生长了上百个年头,成为上葫芦村乃至涿鹿县一道少有的风景线。

[!--empirenews.page--]

  2

  上葫芦村依傍着桑干河,村里有“七一”和“桑南”两条大渠,充足的水利条件特别适合芦苇生长。这里的芦苇地因受到桑干河水的滋润不断繁衍生长,换了一茬又一茬。如今芦苇连片成林,上葫芦村芦苇种植面积由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现在的130多亩。齐刷刷的芦苇长势繁盛,成了村民收入来源之一。

  张光南,今年50岁,是上葫芦村苇叶种植大户。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便开始种植芦苇,如今他的芦苇地已经由最初的2亩扩展到现在的12亩。

  “今年苇叶长势不错,这几天苇叶还没有长大,就有商贩来预订了。”张光南满脸喜悦地说。“上葫芦村的苇叶一年两季,每年端午节前卖一季青苇叶,等秋季还能卖第二季干苇叶。按照每年的市场行情,现在的青苇叶每斤平均3元,一亩地产量800斤,我这一亩地能收2000多元。”

  上葫芦村的苇叶主要销往大同、延庆、张家口、宣化、怀来等地,每年端午节前十来天,各地商贩纷纷前来收购,村民种植的苇叶在家门口就能销售一空。

  “苇叶全身都是宝”。苇叶是端午节包粽子的主要材料,村民也用来编制苇席,上葫芦村所产粽叶、苇席闻名百里。

  虽然离端午节还有一段日子,但走进上葫芦村就会发现村民们已经开始采苇叶张罗包粽子了。据村民讲,端午节前后那几天,村子里一直弥漫着粽叶的清香,每家每户都会包很多粽子。

[!--empirenews.page--]

  3

  走出芦苇地,隔林远望,村东山头上残破的土筑寨堡,在满目的绿色中默然矗立。岁月,在它的守望中悄然而逝。

  上葫芦村,是武家沟镇的一个历史文化古村,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现在村里依然保留着一些古老的建筑,古堡四周的城墙尚存,寂静的古老院落,星罗棋布地分散在深巷中。

  村委会东南方向,一座几百年前留下的石砖堡门矗立在那里。据堡门石碑记载:明成化十四年,山西移民筑堡建村,取名“薄字屯堡”。具体什么时候薄字屯堡改为上葫芦村,村民都说不清楚。

  南堡门曾是堡里人们进出古堡的唯一通道。堡门洞正上方的门楣匾额上清晰写有“薄字屯堡”,几百年过去了,字迹依然清晰有力。据村干部张大心介绍,这座屯堡是官方性质的城堡,是驻扎军队的地方。

  上葫芦古堡内,一条主街贯穿南北,东西两条街,堡中多为明清建筑,蔚为壮观。建堡时有赵姓、张姓、孟姓等姓氏,共有30多户人家居住。老民居错落有致地散布在街巷两边,沿街店铺有酒坊、酱油房等。

  南堡门外正对的是龙王庙,保存完好,庙宇为砖木结构,青砖灰瓦,斗拱飞檐,雕梁画栋。这座庙宇虽然规模不大,但寄托了上葫芦村世世代代村民的祈愿。在龙王庙里,有一株古槐树,根深叶茂,雄伟挺拔。树围有三人合抱之粗。龙王庙的对面是一座戏台,只是现在的戏台已经倒塌。

  从南堡门侧面登上数十级砖砌台阶,便可进入位于堡门楼上的玉皇阁,站在玉皇阁上俯瞰,村中景致尽收眼底。这个小小的山村,不仅山清水秀自然风景秀美,而且村里被历史遗留下的零零散散的古建筑,散发出古朴风韵,耐人寻味。

  (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编辑:郝学锋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