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 方海 撰稿 姚有峰
2016年,张家口审计中心党委紧紧围绕省联社的总体工作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辖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紧扣“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抢抓三大历史机遇,积极适应新常态,创新金融服务、优化信贷结构,力推改革发展,一手抓经营,一手抓改革,实现了全市农村信用社改革顺利、发展提速的良好局面。截至到2016年12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685.6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48.09亿元。存款比年初增加100.0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25.08%,创历史最好水平,在张家口农信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存款年净增超过100亿元的重大突破。各项经营指标圆满完成年度既定目标,实现了改革发展双丰收
密切联系地方政府,紧密配合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实现了“双赢”。把大力支持精准扶贫实现共享发展放在支农工作的职能突出点,把大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共享发展作为市场竞争的根本着力点,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了自身健康较快发展,得到了市、县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全年累计发放各类贷款336.19亿元,发放扶贫贷款32.92亿元。
进村入户摸底,密切社农关系,开展“双基”信用工程建设,实现了“双信”。一是审计中心和县级行社制定了“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并于2016年5月20日召开了安排部署会议,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加快开展;二是积极协调当地党委政府成立了政府一把手为组长的“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领导小组,18个县区政府均下发了红头文件。全辖已建立3960个村级工作站,比例为95.2%。
改善信贷结构,主打小微小贷,积极推进小贷中心建设工作,实现了“双优”。按照省联社《进一步推动小额信贷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一是下发了《小贷中心指导意见》,要求各行社至少建立起3至5家小贷分中心,增加小贷分中心和信贷人员数量,完善小贷中心管理办法;二是建立健全制度考核;三是组织安排试点行社相关人员多次到开展较好的地市金融机构进行考察,学习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并根据自身情况设定改革进程;四是指导各行社制定小额信贷中心相关配套机制,积极进行配套信贷产品的营销推广工作,通过小贷中心积极推广“农贷宝”、“商贷宝”、小额保证保险等相关小额业务。到目前已建立小贷中心58家。
坚定改革决心,增强改革信心,敢于攻坚克难,实现了“双进”。城区6家机构合并组建张家口农商银行已正式启动,顺利完成省局验收,已挂牌开业县级农商银行4家。
重视党建工作,开展“两学一做”,发挥党员作用,实现了“双提”。2016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学习教育活动,审计中心党委多次召开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推进会,党委书记亲自讲党课,组织全辖党委班子分别召开了民主生活会。通过做实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提高“两学一做”学习效果,提升了全市农信社党员干部思想高度,有力的促进了业务又快又好发展。2017年全市农村信用社继续抢抓改革发展机遇,以组建张家口农商银行为牵引,拉动加快全市农村信用社改革,确立了2017年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计划纯增120亿元,各项贷款计划投放70亿元,实现经营利润15亿元的主要经营目标。全辖上下要迎难而上,发扬“亮剑精神”,攻占春季保全年,领先同业抢市场,集中精力抓好“1213”工程,即:突出“一个主题”,突出改革主题,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力争张家口农商银行2017年6月底前挂牌开业。列为2017年、2018年的6家联社计划提前启动,力争2018年全面完成改制农商行任务。扎实两个基础,把小贷中心建设和“双基”共建工程全面推开扎实推进。计划2017年2月底前完成试点经验总结、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制定指导意见、考核评比办法等前期工作,3月份开始组织实施,16家县级机构全面铺开。强化一个措施,继续强化绩效考核机制建设。按照“从浅及深、由简到繁、分步实施、循序推进”的原则,全部业务、所有岗位都要纳入绩效考核系统,绩效工资挂钩比例要力争达到80%以上。优化三个结构,就是调整优化业务结构、人才结构、网点结构。业务结构方面,继续坚持支农支小,突出小贷中心建设和双基共建信用工程作用,大力推广特色信贷产品,打好“特色牌”,同时,发挥好各家农商银行的引领作用,开办拓展新业务,非信贷资金收益占比要有一个明显的提高。人才结构方面,在全面摸底建档的基础上,分条线建立人才库,实施普遍培训与重点培训(重点人员、重点业务)相结合的培训提升工程,选拔一批年轻化、专业化人才充实重要岗位。
快马扬鞭驰奋进,永立潮头创一流。回顾过去的一年,张家口农信社砥砺前行,成绩斐然,2017年,他们将满怀信心,昂首阔步向着更高目标前行!
[!--empirenews.page--]
走进历史的长廊张家口农村信用社历史沿革
1920年,华北地区遭受灾害,各省义赈团纷纷募捐救济。一年多以后,华北丰收加之捐款有节余,为了有效利用资金,变救灾为防灾,北平华洋义赈会发起召开全国义赈救灾总会,将节余赈灾资金改为贷款资金,辅导灾民自愿组成合作社,开展生产自救,这就是最早的信用合作社雏形。1923年6月,河北省香河县福音堂,成立了农村信用社,为灾民发放贷款。之后,逐渐扩展到华北及长江以南地区。香河县农村信用社的成立,开创了国内农村信用社合作事业的先河,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1927年10月,河北省安平县10个农村信用社组成了“安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中国农村信用联合社之始。1949年11月,人民银行总行发出《关于典型试办合作信用部的指示》后,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选择在保定县试办农村信用社(部),农村信用社再获新生。1951年,人民银行召开第一届全国农村金融会议,明确农村信用社组织性质、功能定位、业务范围等,为其发展指明了方向。1953年4月,人民银行在河北分行召开第一次农村信用社专业会议,推动了全省农村信用合作事业的蓬勃发展。到1955年,全省共建立农村信用社11920个,实现了“乡乡建社”。1958年至1979年,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经历了数次重大转折。195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适应人民公社化形式改进农村财政贸易管理体制的决定》,农村信用社与农村的银行营业所统一更名为信用部,归人民公社管理。1959年,国务院第一次下放信用社管理权,将其从公社信用部分出,下放给生产大队,由生产大队和公社信用部双重领导1962年,农村信用社重新归属人民银行领导,其经营性质和任务得以恢复,重新走上发展之路。1969年,人民银行召开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座谈会,农村信用社管理权第二次下放,交由贫下中农管理,由此走上“亦公亦农”道路。1974年,国务院收回贫下中农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重新赋予其在业务上的自主权,农村信用社重新踏上回归自我之路。1978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在存款和贷款上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197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要求各地在恢复农行的同时,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领导。自此,农村信用社归由农业银行管理。1984年,国务院批转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开始恢复农村信用社“三性”(群众性、民主性、灵活性),并建立县联社。县联社的成立,是农村信用社完全自主管理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1987年,武安、元氏农村信用社开始与农业银行脱钩,开始恢复“三性”改革。1988年10月,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实行经营承包和岗位责任制。到年底,各网点机构数量达到49320个,遍布全省农村。1989年,农村信用社实行治理整顿,强化内部管理、整顿金融秩序。通过清股、扩股,密切了农村信用社与社员的经济联系,经营管理体制明显改善,内部经营机制逐步走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方向转变。
199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同年,河北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并印发《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实施意见》,标志着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正式脱钩。从1996年开始,正式拉开了改革的帷幕。1997年,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成立信用合作管理办公室,承担农村信用社改革过度时期的行业管理和服务职能。1999年至2000年,完成农村基金会清理整顿接收工作,并将县域城市信用社改制农村信用社,接收行业管理。2003年,国务院再次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一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二是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将其管理交由省级地方政府负责。2004年10月,作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地区,河北省成立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印发省级联社组建方案,标志着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正式启动。2005年6月29日,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正式挂牌成立。自此,全省农村信用社开始踏上全新的征程。2005年11月,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张家口办事处正式成立,省联社授权张家口办事处对全市农村信用社行使行业管理职能。办事处内设“四科一中心”即综合科、业务发展科、财务管理科、稽核监察科、网络分中心。2016年8月,根据《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市级机构改制组建审计中心实施方案》部署,经研究决定撤销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张家口办事处,成立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张家口审计中心,简称省联社张家口审计中心。省联社张家口审计中心是省联社的市级派出机构,接受省联社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并接受当地人民银行及银监分局监管,内设“五科”即综合科、审计一科、审计二科、审计三科、审计四科。截至2016年底,全市农村信用社共有4家县级农村商业银行、12家独立法人县级联社和410家基层营业网点。2006年,取消乡镇农村信用社法人地位、实行以县级联社为单位的统一法人社改革基本完成,有效解决了县域农村信用社两级法人体制下责、权、利不清、经营管理粗放等问题。2007年,完善县联社法人治理结构,推行统一法人框架下的信贷、财务、资产等集中管理和流程再造。统一全省农村信用社标识标牌,企业文化建设初见成效。2008年,全省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全面上线实现通存通兑,银行卡(信通卡)试点发行,标志着河北农信进入信息科技时代。2009年,经批准,省联社成立系统党委,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党组织实行统一管理,强化了党对农村信用社的领导。2010年省联社召开环京县联社改制工作座谈会,标志着全省农村信用社“双改”(农商行改革、股份制改革)工作全面启动。2011年,河北农信以“服务三农”为中心,深入推进“农信进万家”活动,全面启动“农信村村通”工程。2012年,以强化管理为“抓手”,推行贷款责任五项新规;全力化解高风险社;强化内控机制和流程再造,启动流程银行建设;营业网点“技防、物防”全部达标,全省农村信用社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手机银行试点上线,标志着河北农信进入移动支付时代。2016年,是张家口农信“改革突破年”,这一年,组建张家口市农村商业银行工作正式启动,各项业务迅猛发展。2017年,农信改制转型即将梦想成真。长风破浪会有时,新桃即将换旧符,张家口农信社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