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宝
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创建于1945年8月24日,这是中国人民第二座(第一座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人民广播电台,它的创建在中国广播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新华社冀察支社(当时驻地在涞水县下明峪村)根据上级指示组成记者团。由雷行同志担任记者团团长,团员有:王伟、林明、王仁德、黎明,还有画家古元、摄影家石少华等人,准备赴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
当时,冀察部队根据上级指示分两路:郭天民、刘道生领导冀察部队东进北平,易耀彩、杨春甫率部北上张家口地区,指挥察北军民作战,并与苏蒙联军接洽。记者团在团长雷行同志率领下随同冀察部队首长易耀彩、杨春甫等北上赴张家口。8月23日下午3时许,塞外重镇张家口已经解放。记者团一行于24日上午进入张家口市区后,根据领导指示,王德仁接管了市区南郊宁远的伪无线电发射台,雷行接管了市郊东山坡的伪蒙古通讯社,林明接管了市区内的伪放送局(后称广播电台)。
[!--empirenews.page--]
张家口伪放送局座落在市内上堡蒙古营大街一所四合院(原址是“三关庙”),日伪统治时拆改成一所不中不洋的院落。该放送局自日本投降就停止了广播,台内机器设备在工人黄金声、贺权业、周叔华等13人的保护下完好无损。机器有线有:广播用的50瓦扩音机一台,10千瓦、500瓦增音机各一台。以及日本人与东京(指日本国都)、奉天(今辽宁省)等地联系的通讯设备;还有与大同、绥远、包头联系的有线小型电话交换台1台、另外还有在市郊区设的10千瓦短波发射机一台、5000瓦中波发射机一台。这些设备稍加整理就能为我所用。
据当时放送局的工人周叔华说:“日伪统治时对机器控制极严,机房内的机器和线路等不准中国人动手。日本人检修机器时也不准中国人靠前看、日本人逃跑后丢下的机器谁也不会使用。”这说明日本人拿这些中国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
张家口第一次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对广播事业极为关心,任命林明同志为电台主任,由他主持电台的修复工作。他组织几位技术人员日夜不停地检修机器,为早日播音做好准备。党组织给派来一位穿军装、会说北京话的女同志来担任播音员,她叫陈紫薇,是战线剧社的文艺工作者。一切播音准备工作就绪后,于1945年8月24日下午5时,正式对外播音,开始曲为《开路先锋》。然后报台名:“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听众同志们请注意!”连续呼3次。日本投降后,我平北军区八路军经过了3天激战,完全收复了察哈尔省省会张家口市。
在市内到处可以听到清脆、柔和、响亮的声音,这声音在向全国和世界宣告塞外重镇张家口已回到人民的怀抱!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座现代化的广播电台诞生了!此时,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的诞生对迅速恢复张家口社会秩序,稳定人心起到了积极作用。
[!--empirenews.page--]
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由于功率较强,覆盖面积包括整个华北及东北很多地方,弥补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射功率小,收听范围小的缺陷,进一步从空中突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使中国人民的声音,在空中广为传播。8月28日上午8时许,从千里之外的革命圣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传来了呼叫声,由台长傅英豪与中央台对话和汇报工作,并向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汇报了中央对张家口台的有关决定。主要内容是为“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呼号为“XGNC”,有两个台,一个台波长是33。7米,功率15千瓦,一个台的波长是31。1米,功率为500瓦。开始曲为《开路先锋》,结束曲为《大路歌》。同时,还规定除广播本地区新闻、政策、法令、报纸摘要外,每日晚要转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时过不久张家口广播电台又增加了准时报道国内外新闻、述评、通讯,宣传党的政策,反映解放区群众的生活和斗争的一些节目。
28日晚上,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播出的主要内容是:延安总部向解放区部队发布的无条件受降日军的命令、收复城市后紧急管制办法的命令、以及张家口卫戍区司令部、军事管制委员会、张家口市人民政府的安民布告、建立社会秩序的新闻和人民解放军前线胜利的消息,以及穿插播放革命歌曲。张家口市广大人民群众听到自己的电台广播心花怒放,兴高采烈,奔走相告,彻夜不眠,沉浸在欢乐之中。
党中央和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同志都很关心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并给予了大力支持。聂荣臻元帅在《回忆录》中说:“8月25日,我在延安听到张家口电台广播,我军解放了张家口,真高兴极了……。”
[!--empirenews.page--]
1945年9月9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副司令员肖克、副政治委员刘澜涛、罗瑞卿,由延安乘飞机到涞源县改乘汽车抵达张家口。晋察冀军区党委决定于9月16日举行“庆祝抗战胜利大会”。在开会那天,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将大会盛况和聂司令员讲话传送到全国各地和全世界。参加庆祝会的数万群众激情振奋,共同欢呼抗战胜利,欢呼塞外山城张家口解放。
1945年11月的一天,刘澜涛同志通过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与远在革命圣地延安的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同志通了话。电话接通后首先传来毛泽东的声音,刘澜涛问主席:“您身体好吗?”毛泽东高兴地回答:“好、好,同志们好吧?向同志们问好。”毛泽东问:“那边的气候大家适应吗?”刘澜涛回答:“还不太冷”。毛泽东又问:“冬装准备好没有?”刘澜涛答:“已经给同志们发了棉衣。”毛泽东高兴地说:“好、好!”接着刘澜涛向毛泽东汇报了张家口解放后的工作和人民群众生活情况,毛泽东听后表示满意。最后,刘澜涛对毛泽东说:“美军在秦皇岛登陆支援蒋介石打内战,我边区军队已经给予了反击,请主席放心!”接着,刘少奇同志跟刘澜涛讲话,他在电话中指示说:“你们反击美军,反击得好,要坚决给予反击。”在此之前,聂荣臻、肖克将军在此曾向身在延安的朱德总司令通了电话,除问候外,向朱老总汇报了张家口军事方面的情况。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恢复了察哈尔省建制,省会设在宣化市(省政府主席为张苏)。中共冀察区党委、冀察区行署、冀察军区的机关移驻宣化市(今改为区)。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也随之改为“新华社察哈尔分社”,社址随省委设在宣化。
[!--empirenews.page--]
1946年6月国民党挑起内战,调动大军向边区首府张家口进犯。同年10月,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随军撤出张家口,转移到河北省平山县一个山沟里,台址设在一个叫栗园庄的偏僻村子里,电台名称改为“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1947年元旦正式恢复播音,电台的呼号仍为“XGNC”,开始曲改为《黎明铁匠》。
1948年夏,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随党中央迁到河北省阜平县。根据党的决定,将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前身为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并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它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当时在亚洲地区短波发射的功率算是较大的,有一台发射机的功率为500瓦。它从1945年8月24日首播,到1946年10月一年多的时间里,传达党中央的声音,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鼓舞人民,打击敌人,起到了巨大的战斗作用。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