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旅居下花园京籍书画家
“一个‘家’字,宝盖头下是‘豕’,但我的理解中,下面应是‘亥’。‘亥’是地支中的最后一数,寓意终而复始,生生不息……”在下花园区瑞士公馆一处宁静的工作室内,北京籍书画家肖翔宇正在讲解《说文解字》。她言语质朴,观点却独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这位曾生活在都市喧嚣中的艺术家,如今偏安下花园一隅,用心守护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
记者采访肖翔宇时,她正在忙于一项特殊的工作:配合当地宣传部门收集抗战主题的书画作品,筹备一场意义非凡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书画展。在忙碌的征集、遴选与整理工作中,她以一名艺术家的责任与良知,将那段峥嵘岁月铭刻进一幅幅书画作品之中。
抗战书画:历史的记忆与民族的精神
“每一幅作品都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每一件书画都是一颗跳动的民族心声。”肖翔宇站在一摞即将布展的书画作品前说道。 为了这场展览,她奔波多地,历时数月,征集抗战题材书画作品八十余幅,其中包括多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老将军及地方艺术家的作品。题材涵盖烽火硝烟的战斗场景、凝聚民族精神的抗日标语、激荡人心的伟人语录。
她说:“艺术不能忘记苦难,也不能遗忘辉煌。我要让观众透过墨香与笔意,感受到那段历史中不屈的灵魂与不灭的信念。”
艺海传灯: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肖翔宇不仅用作品记录历史,更以行动播种希望。她深知,真正的艺术不在展墙之上,而在于代代相传的火种之中。 她在下花园区凤凰街社区老年大学开设“驭墨随心”书画培训班,免费向社区中热爱艺术的老年朋友传授书画技法、讲解汉字源流、分享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这些老同志们的学习热情常常令我感动。他们不是在学画画,而是在笔墨之间找寻生命的意义。”肖翔宇如是说。而对于孩子,她则设计了更加生动、有趣的书画启蒙课程,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他们在一笔一划中感受艺术的温度,在一纸一墨间亲近中华文化的基因。
扇上乾坤:方寸之间的文化之美
在肖翔宇众多艺术追求中,扇文化是最具她个人风格的代表之一。对她而言,扇子不仅是一件引风纳凉的生活器物,更是中国文人情怀的艺术象征。 “一把扇子,虽方寸之物,却能容纳山水风月、诗画情怀。”她热衷于推广扇面艺术,并多次举办扇面绘画教学活动。今年6月,她在“扇解心语·绘愈时光”职工艺术体验活动中担任主讲教师,为参与者讲解线条与色彩的运用技巧;在“诗书耕读”文化雅集中,她以“六彩绘羽”技法示范水墨飞鸟创作,让传统团扇艺术焕发新时代的生命力。从团扇到折扇,从素面到精绘,每一把扇子在她手中都有了独特的故事与美学表达。
坚守传统,面向未来:一位文化传道者的愿景
在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肖翔宇用她独有的方式,守着笔墨纸砚,书写着文化传承的答卷。她的脚步踏实而坚定,在小城下花园中,播撒着传统文化的种子。“我希望能借助自己的人脉资源,将更多北京乃至全国的文化力量带到下花园,与本土文化深度融合,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肖翔宇目光坚定,语气从容。 她愿意继续在这条文化传播的道路上走下去,不为名利,只为心中那一方文化净土。她相信,只要笔墨不歇,文化就不会老去。 (王利军 尹辉)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