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是一种常见的胸外科急症。气胸可分为自发性气胸、外伤性气胸和医源性气胸,其中自发性气胸最为常见。气胸发病突然,若不及时诊治,可能会对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了解气胸的相关知识,对于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气胸至关重要。
发病原因
自发性气胸可分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和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多见于体型瘦高的青壮年男性,其发病原因主要与肺组织先天性发育不良有关。这类患者的肺尖部可能存在肺大疱,肺大疱壁较薄,在剧烈运动、用力咳嗽、屏气、大笑等导致胸腔内压力突然升高的情况下,肺大疱容易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从而引发气胸。据统计,约60% - 70%的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存在肺大疱 。
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常发生在患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身上,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结核、肺脓肿、肺癌等。这些疾病会破坏肺部正常组织结构,使肺组织弹性降低,容易形成肺大疱或导致肺泡破裂。例如,COPD患者由于长期的气道阻塞和肺泡破坏,肺大疱形成的几率增加,当病情加重或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就可能发生气胸。
外伤性气胸是由于胸部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如车祸、胸部撞击、锐器刺伤等,导致胸壁或肺部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引起。医源性气胸则是在医疗操作过程中,如胸腔穿刺、肺穿刺活检、机械通气等,损伤胸膜或肺部组织,造成气体进入胸膜腔。
症状表现
气胸最主要的症状是突发胸痛,疼痛多为针刺样或刀割样,持续时间较短,随后可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胸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疼痛较为剧烈,难以忍受,而有些患者疼痛相对较轻。呼吸困难的程度与气胸的类型、肺压缩程度以及患者的基础肺功能有关。少量气胸(肺压缩小于30%)时,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胸闷不适;当肺压缩超过50%时,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喘息,甚至端坐呼吸,不能平卧。
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刺激性咳嗽,这是由于气体刺激胸膜引起。如果气胸合并血气胸,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悸、面色苍白等失血症状。张力性气胸是一种严重的气胸类型,患者会迅速出现极度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发绀、大汗淋漓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可在短时间内导致呼吸循环衰竭,危及生命。
诊断方法
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气胸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胸腔内气体的分布情况,以及肺组织被压缩的程度。在胸部X线片上,气胸区域表现为无肺纹理的透亮区,被压缩的肺组织向肺门方向萎缩,边缘呈纤细的线状阴影。胸部CT检查对于气胸的诊断更为敏感和准确,尤其是对于少量气胸、局限性气胸以及合并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CT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大疱、肺部病变等情况,有助于明确气胸的病因。
此外,医生还会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发病前的活动情况、是否有肺部基础疾病等,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体格检查时,气胸患者患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向健侧移位等。
治疗方式
气胸的治疗方法主要根据气胸的类型、肺压缩程度以及患者的症状和基础肺功能来选择。对于少量气胸(肺压缩小于20%)且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让患者卧床休息,给予吸氧,促进胸腔内气体的自行吸收。患者需要避免剧烈活动和用力屏气,定期复查胸部X线,观察气胸吸收情况。
胸腔穿刺抽气适用于肺压缩大于20%、症状明显的闭合性气胸患者。医生在患者患侧胸部锁骨中线第2肋间进行穿刺,将胸腔内的气体抽出,以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对于一些复发性气胸或气体难以抽出的患者效果不佳。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治疗气胸的常用方法,尤其适用于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以及胸腔穿刺抽气效果不佳的患者。该方法是在患者患侧胸部腋中线第4 - 5肋间置入胸腔引流管,连接水封瓶,使胸腔内的气体持续排出,促进肺复张。当胸腔内气体不再排出,肺完全复张后,可拔除引流管。
对于复发性气胸、双侧气胸、合并肺大疱的气胸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通过手术切除。
(曹晓燕 王琛)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