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成功实施一例高难度冠状切口右额开颅嗅沟脑膜瘤切除手术。该院创新采用显微镜与3D内镜联合技术,在仅约4cm小骨窗下,精准微创地完成了肿瘤全切,患者术后恢复很好。
患者今年53岁,感觉头晕的厉害,来到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就诊。经相关检查,诊断为嗅沟脑膜瘤。“患者这个瘤虽然并不是很大,瘤体大约2cm大小,但是患者右侧额叶肿胀明显,肿瘤深陷于嗅沟里面,导致手术有一定局限性和风险。”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北京天坛医院(张家口)脑科中心主任李储忠介绍,传统开颅手术用显微镜来做的话,需要开骨窗大约6-8cm完全打开额窦,才能把肿瘤整个切除,术中要把脑子抬的非常高,显微镜视野局限性导致也不一定能完全看到底,这样的操作增加了手术风险。并且在术前检查中发现,这位患者鸡冠的骨头也特别大,正好挡着显微镜观察的视线。
为了实现更微创更精准的手术效果,市第一医院神经外二科医生团队与李储忠副院长经过了充分的术前沟通,结合患者实际病情进行分析研究讨论,最终选择用显微镜加3D内镜的手术方式为患者切除肿瘤。在术中,开颅手术的骨窗开口很小,仅4cm左右,保留额窦完整,嗅沟、筛板、嗅神经均观察的清晰准确,为最终肿瘤的完全切除提供了清晰的视野。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第3天,患者已开始下地行动,头晕得到了明显改善,目前病人从正面几乎看不见额部皮肤明显的水肿,术后恢复很好。
“3D内镜与常规2D内镜相比,能为医生提供更广的视野和更清楚的解剖结构,有助于更有效率地切除这个肿瘤。”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神经外二科副主任医师狄宏峰表示,3D内镜的好处是可以把镜子伸到术腔里面,相当于医生的眼,能越过骨骼、鸡冠直接看到最里边的狭窄的嗅沟,因此开颅不用开的特别大,就可以看到肿瘤并把它给切除干净。他提醒,对于解剖位置比较复杂的脑膜瘤,风险高、手术可操作空间狭窄,容易切除不干净,损伤神经及脑干引起后遗症。因此,建议患者寻找有成功手术经验的医生做肿瘤切除手术,争取更好的预后效果。(记者 曹晓燕 通讯员 屈海洋)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