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疗健康 > 张家口健康

高考后迎“摘镜”高峰 医生提醒:近视手术非治愈 术后护眼不可松懈

2025-07-10 11:40:11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很多备受近视困扰的学子都想利用难得的假期让自己重拾“睛”彩,由此迎来了一波假期“摘镜”高峰。市第四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医师刘利莉提醒,受升学体检、专业报考或形象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近视患者的这种季节性就诊高峰已成常态,但近视手术只是一种屈光矫正手术,并不能治愈近视,术后仍然需要持续关注眼部健康,因此患者一定要根据个体情况审慎决策。

  ●“准大学生”成摘镜“主力”

  6月25日一早,市第四医院屈光手术中心候诊区内座无虚席。

  “高考结束以来,这样‘爆满’状态几乎成为了常态化。”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手术量也明显增加了很多,“现在周一至周六全部安排了出诊、手术医生。”记者观察发现,在候诊人群,有超八成是刚结束高考的“准大学生”。

  “我们平时接触较多的近视手术主要包括角膜屈光手术、晶体植入手术两大类。”市第四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医师刘利莉介绍,我们常说的飞秒方式,指的是角膜屈光手术。角膜屈光手术是在人眼的角膜进行,通过改变角膜的厚度及曲率,矫正近视和散光。而晶体植入手术是在眼睛里放入一枚有度数的晶体,相当于把一副眼镜戴进眼睛里。一般来说,角膜屈光手术建议近视度数小于1200度,散光小于600度。如果因度数过高或角膜太薄不能做角膜屈光手术,可考虑做晶体植入手术。

  “近视手术需要满足年龄(18岁以上)、近视度数稳定、全身健康等多项要求。”刘利莉表示,由于考生们刚结束完高考,眼睛处于疲劳状态,近视度数还不稳定,加上部分考生选择先外出旅游放松调整,因此真正的就诊高峰预计在7月份后才会来临。

  ●术前术中做好准备,几种情况暂缓手术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如今微创、精准、快速已逐渐成为近视屈光手术的特点和标签,但任何手术都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尤其要做好术前、术中的准备工作。”刘利莉说。

  具体来说,检查前需停戴角膜接触眼镜(软性隐形眼镜停戴一周以上,RGP停戴1个月,OK镜停戴3个月);检查过程中需点药散瞳,瞳孔散大后会出现畏光、视物模糊等情况,请勿自驾来院,建议准备深色太阳镜,并由一名家属陪同前来。

  “通过术前检查,医生会根据检查数据,排除手术禁忌症,设计适合近视患者的个性化手术方案。”刘利莉强调,一旦确定了手术方式,就要开始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手术日当天要正常吃饭,并携带好您的眼药水;不要穿带帽卫衣,禁戴饰品,禁用香水、化妆品、发蜡,前一晚要做好个人卫生清洁;手术当天要清洁面部且不可使用任何化妆品(包括水乳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眼部炎症、女性生理期等,建议手术应暂缓进行。

  手术完成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量身定制科学的随访计划,以便及时了解术后恢复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手术只是“锦上添花”,术后护眼依旧重要

  “角膜屈光手术和晶体植入手术都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并没有优劣好坏之分,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才是最好的。”刘利莉表示,近视度数的高低、近视手术的价格、或者个人喜好都不是选择近视术式的唯一判断标准。正确做法应该是选择一家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详细完整的术前检查,医生通过综合患者的近视度数、角膜厚度、眼底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然后选择出适合近视患者的手术方式。

  需要提醒的是,近视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以目前的医学技术手段并不能被治愈。对于近视手术来说,的确可以起到屈光矫正的作用,但也只是将“镜片”做到了人的角膜或者眼内,只能“治标”但不能“治本”。所以术后仍然需要我们科学用眼、爱眼护眼。尤其是对于儿童视力的保护,建议还是要从小做起,一般来说,3—6岁的时候重点在于控制孩子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6—10岁的时候关键要教会孩子科学的用眼方法,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一旦在小学低年级养成了好的习惯,便可大大降低高年级后患近视的几率。记者 胡程利 通讯员 刘璐璐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