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暑去凉来、秋天将至。秋季是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但立秋之时三伏天还未结束,本周末还有处暑,在这秋夏相交之际,中老年人的养生显得尤为重要,小编总结了几点适宜中老年朋友近期养生的小方法:
“二宜”“三忌”保健康
宜润肺:秋燥伤肺,耗人津液。中医认为,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通过鼻与外界相通,容易被秋燥所伤。建议多吃一些有润肺、养阴清燥功效的食物。
宜健脾:中医将立秋至秋分这段日子称为长夏。人体五脏中的脾与长夏相对应,此时湿气容易困脾,养脾重在清热、祛湿,可适当多吃山药、薏米等食物。
忌食辛:中医认为辛味通肺,可以助长肺气,摄入过多辛味的食物,容易导致上火、便秘等秋燥症状。尽量少吃葱、姜、蒜、韭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如西红柿、枇杷、柠檬等。
忌郁结:夏秋之交,人体的生物钟尚不能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内分泌紊乱容易造成情绪低落。此时要做好心理调节,感到情绪低落时,积极运动是排解的好办法,比如慢跑、散步、登山等。
忌燥热:立秋后暑气一时难消,仍要注意防暑降温,但不可贪凉。尽量少开空调,趁早晚凉快时勤开窗通风。
“二茶”“二穴”解秋燥
甘麦大枣茶:材料:甘草10克、浮小麦30克、大枣10枚。
做法:将甘草、浮小麦研成粗末,大枣去核,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焖10分钟左右,代茶饮(大枣可嚼食)。也可将三味食材加水煎煮后,取汤液300毫升,一日内分2~3次服完。
功效:养阴除烦、宁心安神。
乌梅生姜茶。材料:乌梅1个、生姜1~2片、红糖适量。
做法:将乌梅去核,乌梅肉洗净切碎,生姜洗净切丝,同红糖一起放入保温杯中,沸水冲泡半小时即可。
功效:养阴生津、暖胃健脾。
按迎香穴祛燥:秋燥容易危害肺脏。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祛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用两手食指指肚,顺时针逆时针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按天突穴润肺:天突穴与肺部联系密切,其外通气窍,是气息出入的要塞。按摩此穴,对祛除肺邪、润肺益气有重要作用。天突穴位于颈前区,胸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上。用食指指腹按压天突穴2~3分钟,以感觉舒适为宜。 李响 整理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