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气温居高不下,蚊虫活跃、多种病原微生物繁殖旺盛,加之暑期正值外出旅行旺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由此发布健康提示,提醒广大市民关注基孔肯雅热、注意防范手足口病、食源性疾病及洪涝灾害带来的健康风险。
●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以突然出现的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发热可伴寒战、头痛、全身肌肉痛等;皮疹多在发病后第2—5天出现,多在躯干、四肢伸侧、手掌和足底有红色斑丘疹或紫癜,数天后消退,可伴脱屑;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腕关节剧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通常1—3周缓解;儿童和基础疾病患者有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
健康提示:
1、环境治理:伊蚊依赖小型积水繁殖,因此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预防的根本措施,需定期清理室内外易积水的地方。
2、个人防护: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裸露皮肤喷涂驱蚊剂。室内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电蚊拍等。尽量减少在户外树荫、草丛等蚊子多的地方逗留。
3、关注流行区疫情:如计划前往东南亚、非洲等或国内发生疫情的流行区,出行前查询当地疫情信息,做好驱蚊防蚊准备。返程后14天内做好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身体状况。
4、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感染最常见。传染源:患者与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患者多为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有明显感染高峰。既往监测结果显示8月是我市手足口病高发季节,需注意防范。
健康提示: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勤通风、吃熟食、喝开水的好习惯,定时消毒孩子使用的餐具、玩具等,如发现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应及时就医。
2、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在疾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到人员密集、不通风的场所玩耍,避免与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
3、及时接种疫苗:接种EV71疫苗(6月龄—5岁)可有效预防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能够降低EV71引起的重症及死亡病例的发生。
●食源性疾病
8月气温高、湿度大,食品及原料易受到微生物污染,易引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另外,随着雨水增多,各种毒蘑菇、有毒植物生长茂盛,易误食引起食源性疾病。同时暑假期间,需要注意外出聚餐、游玩增多可能导致的食源性疾病风险。
健康提示:
1、养成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不吃野味,不吃野生蘑菇,不吃有毒植物,不吃感官异常的食品,饭前便后、加工食品前等要洗手。
2、外出就餐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的餐厅;不购买无资质的食品。
3、水果蔬菜要清洗彻底,避免农药残留。
4、如出现腹泻、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洪涝灾害
今年我市降水强度大,个别地区易出现洪涝灾害,提醒广大公众应预防意外伤害、注意饮用水安全、防止病从口入、注意环境卫生。
健康提示:
1、出行前提前了解气象和路况信息,恶劣天气应避免出行,远离危险地带。如确需外出,建议备好安全措施,保持通信畅通,提前规划好路线并告知家人。暴雨来袭时,应选择地势高、牢固的建筑物进行躲避;下雨天行走时要注意井盖,发现水面有漩涡、突泉时应绕道而行,注意车辆行驶安全,控制车速、谨慎变道。
2、遭受暴雨灾害后要注意: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装水容器要定期清洁,以防污染;饮用井水、河水等临时水源时,一定要消毒后才取用。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开,餐具须清洁并消毒后使用,进食前要洗手;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溺死禽畜、来源不明的食物等;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及时清理居室周边雨水、垃圾,减少蚊虫滋生,同时注意防蚊、灭蝇,做好垃圾、粪便的卫生管理。尽量减少接触污水,不要在污水中洗衣、游泳等,避免光脚踩水。做好家畜管理,避免家畜粪便污染水源、食物。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各人的毛巾与脸盆应单用。
3、一旦出现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胡程利 李菁 )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