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新华网健康频道《秒懂健康》栏目就此推出“高血压患者夏日运动指南”科普视频,特邀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康针对高血压患者夏季运动常见误区进行权威解读。
他表示,科学运动需以血压控制为前提,无症状不等于血压正常,夏季血压波动更需警惕“自愈”假象。
科学运动需以血压控制为前提
据李康介绍,长期规律运动可使收缩压下降3-10mmHg,但单次运动时血压会显著升高,收缩压可能上升20-40mmHg。由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存在清晨血压晨峰现象,若未及时服药或血压控制不佳,此时运动可能增加心脑血管风险。
他建议,晨峰血压高的患者应通过长效降压药将血压稳定在140/90mmHg以下再运动;血压控制良好(如120/70mmHg)且规律服药者,清晨运动是安全的。
无症状不等于血压正常
针对“头不晕不痛无需监测血压”的误区,李康表示,部分高血压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人仅在收缩压超过170mmHg时才出现头晕头痛,且头晕头痛可能由颈椎病、偏头痛等多种原因引起。
“临床发现,少数正常血压低值人群(如90/60mmHg)在收缩压升至130-140mmHg时即感不适,需及时干预。”他提出,高血压患者应每日固定时段测量血压,尤其要关注清晨和服药后数值,避免仅凭症状判断病情。
夏季血压下降≠高血压自愈
夏季高温导致血管扩张、出汗增多,部分患者血压可暂时下降,甚至允许短期减药或停药,但李康明确表示“这绝不意味着高血压自愈”。
他进一步解释称,长效降压药完全代谢需10-14天,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隔日服药或停药2-3天,但需每日监测血压,一旦回升应恢复用药。
李康呼吁,科学运动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血压患者需以医学指导为前提。
(来源:新华网)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