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胎龄未满37周的新生儿)因各器官发育不成熟,需要更精细的护理。随着医疗技术进步,我国早产儿存活率显著提升,但科学的家庭护理仍是保障其健康成长的关键。
一、早产儿的特点:为何需要特殊护理?
早产儿体重常低于2500克,皮下脂肪少、体温调节能力差,且免疫系统较弱,易发生感染。李娟指出:“早产儿吸吮力弱、消化功能不完善,甚至可能出现呼吸暂停,需家长密切观察。”
二、六大护理重点,家长务必掌握
1. 保暖:维持“中性温度”
早产儿易出现低体温,建议保持室温26-28℃,湿度50%-60%。可使用暖箱或包裹保暖,但避免过度包裹导致“捂热综合征”。
2. 喂养:少量多次,强化营养
- 母乳优先:母乳含抗体和生长因子,建议母乳喂养。若吸吮力不足,可用滴管或鼻饲。
- 母乳强化剂:极低体重儿(<1500克)需在医生指导下添加母乳强化剂或早产儿配方奶。
- 喂养频率:每2-3小时喂养一次,避免过度喂养引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3. 呼吸监测:警惕呼吸暂停
部分早产儿可能出现呼吸暂停(呼吸停止>20秒),家长需学会数呼吸(正常:40-60次/分钟)。若发现面色青紫或呼吸不规则,立即就医。
4. 感染预防:严格消毒隔离
- 接触婴儿前必须洗手,避免亲吻婴儿面部或手部。
- 奶瓶、衣物需高温消毒,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
5.疫苗接种:按时接种筑牢免疫屏障
体重≥2000克、生命体征稳定即可按计划接种,但卡介苗需体重≥2500克。建议家长保存好接种记录,并定期随访社区医院安排后续疫苗。
6.定期随访:追踪生长发育
早产儿需定期检查视力、听力、神经发育等。矫正月龄(实际月龄-早产周数)是评估其发育的关键指标。
三、家庭护理需耐心与科学并重
早产儿是‘慢飞天使’,家长应避免过度焦虑,但也不能忽视科学护理。我市妇幼保健院开设“早产儿随访门诊”,提供个性化指导。呼吁公众关爱早产儿家庭,减少歧视与误解。
(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 杨娅丽)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