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肿瘤患者要输血,主要出于如下几方面考虑:
改善贫血。肿瘤本身是个“消耗大户”,它会抢夺身体的营养,导致患者出现贫血。而且很多肿瘤治疗手段,像化疗、放疗,也会像“误伤”造血系统,把正常造血细胞给“打趴”,进一步加重贫血。因此,当血红蛋白(血液里负责运输氧气的小能手)水平太低,身体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人就会感觉头晕、乏力、心慌、气短,严重的时候还可能影响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这时输血就能快速帮患者把血红蛋白拉回到一个相对安全的水平,改善身体缺氧的状况。
补充血容量稳定血压。有些肿瘤长在特殊位置,比如消化道肿瘤可能会引起大出血。短时间内丢失大量血液,血压会急剧下降,身体的血液循环都会“乱套”,这时候必须得赶紧输血,来补充血容量,稳定血压,防止休克,这是救命的关键措施。
当然,输血可不是简单的“加油”过程,医生在决定是否给肿瘤患者输血时,会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对于没有明显症状、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慢性贫血患者,一般会先观察,尽量不输血,或者把血红蛋白维持在70g/L以上。但如果患者本身就有心脏病、慢性肺病等合并症,或者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性下降,那可能就需要考虑输血了。要是患者已出现像持续性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胸痛、晕厥等严重症状,那输血就是必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输血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症状,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肿瘤导致的贫血问题。对于肿瘤相关性贫血,医生还会考虑其他治疗方法,比如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来刺激身体自己造血,或者补充铁剂,让造血的“原材料”更充足。总之,肿瘤患者要不要输血,这是一个需要谨慎权衡的问题。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贫血程度和症状等因素,综合判断输血的利弊。患者和家属一定要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积极配合治疗,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肿瘤带来的各种挑战。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就有超600万病人等待输注血液救治,其中肿瘤患者近400万人需要输血保障才能渡过难关,由于血液至今仍然无法通过人工合成,无偿献血是临床血液的唯一来源,希望您和身边的亲友都能积极参与,为临床救治和生命拯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