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涿鹿县

涿鹿县把一号文件写进林海 种植的山野菜30元每斤,每年杏扁销售收益达1.2亿

2025-05-09 14:48:34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游客在宋家庄村采摘山野菜。李小永 摄

                            宋家庄村花卉种植基地。

  辉耀镇“十里杏花坡”。 李小永 摄

  春末夏初,草木苍翠,春耕刚刚开始,涿鹿县南山区谢家堡乡宋家庄村的村民已经开始忙着“收获”——他们种植的升麻正值采摘期。作为当地居民口中的“时鲜”,这种山野菜可以卖到每斤30多元的价格,成为村民增收的“致富菜”。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森林食品,丰富‘森林粮库’”。涿鹿县充分立足资源和产业优势,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推动山区林区的“含绿量”“含金量”同步提升,使林下经济产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宋家庄村位于涿鹿南部山区,山地面积7800余亩,森林覆盖率90%以上。作为典型的山村,面对耕地面积少、产业发展单一的问题,该村将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助农增收的关键之举,以本地特有山野菜升麻、柳蒿为主要品种,发展特色种植产业。

  2016年,宋家庄村建立起了林下经济山野菜示范园区,带动村民利用自家耕地和林下空间种植山野菜。随着产业发展步入正轨,该村引入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户+基地+企业”的模式,不断提升种植规模和专业化水平。目前,全村共种植升麻480亩,年产量达3万斤,年销售额60余万元。

  “种植升麻效益不错,每亩产量能有200至250公斤,今年企业给我们的收购价格每斤又涨了2元,大家都尝到了甜头。”村民张清林告诉记者,在帮扶企业中煤集团的支持下,宋家庄村的山野菜实现了统一收购,比市场价高还稳定。

  “今年,我们在提高收购价的同时,计划投资200余万元建设野菜育种和深加工基地,创立绿色农产品品牌,扩展销售渠道,持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涿鹿县南山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区升麻种植面积约1500亩,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将进一步加大产业支持力度,推动林下经济发展。

  宋家庄村培育壮大山野菜产业的实践,正是涿鹿县依托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的缩影。作为我市林业大县,涿鹿县林地面积208.69万亩、草地面积85.5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2.97%,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是该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有力途径。目前,该县已经形成了以林果生产、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为主要产业的林下经济发展格局。

  4月初,杏花盛开时节,位于涿鹿县辉耀镇的“十里杏花坡”上,粉白相间的花朵如云似霞,与错落有致的沟壑地貌相映成趣,吸引不少游客拍照打卡,为该镇发展生态产业注入了新活力。作为“全国果品生产百强县”“中国仁用杏之乡”,涿鹿县种植仁用杏30多万亩,平均年产量1.5万吨,覆盖80%以上的乡镇,目前已构建起涵盖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体系,杏扁销售收益每年可达1.2亿元,带动种植户年均增收6000多元,成为发展林下经济的支柱产业。

  凭借产业规模和交通区位等优势,近年来,涿鹿县杏扁加工销售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年加工能力达到4至7万吨,年交易量占全国80%以上,成为国内最大杏扁加工销售集散地。为进一步助推仁用杏产业发展,该县创立了“涿鹿绿产”公共品牌,涿鹿大杏扁已经通过“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逐步打响涿鹿杏扁品牌。张家口市坚果商会落户涿鹿,充分发挥资源统筹和信息联通优势,与当地多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杏扁加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加快企业培育发展,放大聚集效应,增强产业竞争力。

  林下经济初具规模后,涿鹿县在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还将发展目光聚焦到花卉、中草药等高附加值农产品种植以及农文旅融合上。目前,该县花卉大棚种植面积约2万平方米,年产值约200万元;酸枣种植面积超3000亩,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创收1500余万元;苍术、黄精、柴胡等中草药种植面积突破百亩,占地900亩的林下知母种植基地正在加紧建设。记者 王棣 通讯员 朱文君 刘树桐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