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公证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张北县积极探索“公证+”跨界融合服务模式,以“公证+不动产”“公证+绿色继承”为突破口,通过流程再造、资源整合、技术赋能,打造高效便捷、温暖贴心的公证服务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公证+不动产”,从“多头跑”到“一次办”。针对群众办理不动产继承、赠与、委托等公证事项时“多头跑、耗时长”的痛点,县公证处与不动产登记中心建立深度协同机制,创新推出“公证+不动产”联办服务,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通过流程再造,减少跑办频次。公证处联合不动产登记中心制定《公证与不动产登记联办操作规范》,将公证申请、税费缴纳、产权过户等环节整合为“一站式”服务,当事人仅需在公证处提交材料,即可同步完成公证及产权证书办理。改革前,群众需往返公证处、不动产登记中心至少3次,耗时21个工作日;改革后,实现“只跑一地”,办理时长压缩至5-7个工作日。搭建联办平台,打通数据壁垒。指派2名公证人员与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建立日常联络机制,协调解决业务衔接问题。搭建数据共享平台,铺设专线接入不动产登记内网系统,当事人在公证处可实现一次性完成提交材料、缴纳税费、领取继承公证书的同时,领取不动产权证书。减少群众多头跑办次数。拓展服务范围,提升便民水平。提供继承、买卖、赠与等高频不动产公证事项代办服务,推出“一次告知、一表申请”,同时,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或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公证+不动产登记指导”服务。
“公证+绿色继承”,从“办证难”到“暖心办”。针对继承公证中“证明材料难收集、办理周期长”等问题,张北县创新推出“绿色继承”服务,通过主动调查、部门协作等方式,为群众提供“省心、省力、省时”的继承公证服务。创新“流程再造+分类施策”服务模式。制定“绿色继承”公证服务规范,编制《继承公证调查操作指引》,进一步规范调查取证流程。推行“一人负责制”的承办制度、建立“容缺受理”弹性机制、完善“全程代办”服务体系,针对部分难以获取的证明材料,允许当事人书面承诺,公证处同步核查,减少等待时间。为7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危重病人等特殊群体设立“绿色通道”,提供优先受理、优先办理、优先出证服务,并减免部分公证费用。建立“公证员主动调查”机制。打破传统“坐等申请”模式,组建专业调查团队,对被继承人的人事档案、婚姻状况、亲属关系等信息进行主动核查,群众仅需提供基础线索,公证处通过调取户籍档案、走访社区、联系单位等方式补充证明材料。今年以来,主动调查取证20余次,取得证据20余份,为群众减少跑动40余次,节省证明材料30余份,用专业与温度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完善协同核查体系。成立了“绿色继承”工作领导小组,由公证机构与公安、档案、民政、社区等部门加强联络,安排专人进行对接沟通,提高了办理效率,缩短了以方便核实申请人的户籍、婚姻等信息。如某家庭因被继承人去世多年,亲属关系证明材料缺失,传统模式下需逐一联系亲属开具证明,耗时且困难重重。通过“绿色继承”服务,公证处主动调取被继承人户籍档案、单位人事档案,并联系社区核实情况,仅用5个工作日即完成公证办理。
“公证+政务”,从“单一公证”到“综合服务”。张北县探索开通“公证+民政、水利、市容市貌管理、司法辅助、住建、税务”等服务模式。技术赋能是关键。通过数据共享、在线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主动服务是核心。从“坐等受理”转向“上门调查、全程代办”,将便民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协同联动是保障。与民政、公安、社区等部门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形成“公证+X”服务合力。今年以来,张北县公证处已办理继承公证229件,主动上门服务30余次,惠及群众335名,减少群众提供证明材料30%,办理时间压缩60%以上。下一步,张北县将继续以“公证+”服务为支点,持续撬动便民服务升级,让公证法律服务更有温度、更具效能,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法治社会贡献力量。(孙琳 孙玉婷 高斌)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